【題目】同學們聽見上課鈴聲立即進教室,此反射的類型及聽覺感受器分別是( 。
A.簡單的反射,耳蝸
B.簡單的反射,大腦的一定區域
C.復雜的反射,耳蝸
D.復雜的反射,大腦的一定區域
【答案】C
【解析】
(1)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
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2)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
學生聽到鈴聲迅速進入教室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參與下形成的條件反射,是高等的復雜的反射活動。耳蝸是聽覺的感受器,聽覺的形成部位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
故選:C。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認真閱讀實驗,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資料一:石斑魚分布于熱帶、亞熱帶暖水海域、頭較大,體色與四周巖石的顏色相似,有條紋和斑點。石斑魚幼體為雌雄魚,發育到一定階段時,可轉變為雄魚。
資料二:為了了解進入魚體和流出魚體的水中,溶解的氣體成分有什么變化?小明根據以下提示設計實驗進行研究:
實驗設計:把魚放在BTB液中,觀察BTB液的顏色變化。
提 示:溴麝香草酚藍簡稱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顏色會由藍色變成黃色。短時間內使用BTB對魚沒有影響。
(1)石斑魚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
(2)石斑魚的體形呈_____________,可以減少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3)石斑魚是“四大家魚”之一嗎?_____________(選填“是”、“不是”)
(4)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把魚放進BTB液中,短時間后BTB液顏色________,由此可以證明流出魚鰓蓋后緣的水與流入魚口的水相比,溶解的氣體成分變化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相應物質(如表),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不通風的環境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到了表中的現象。請據此回答問題。
裝置 | 物質 | 溫度 | 現象 |
①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22~30℃ |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 |
② | 水+白砂糖 | 22~30℃ |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
③ | 水+酵母菌 | 22~30℃ |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
④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0℃ |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
⑤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100℃ |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
(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產生__________氣體。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__________的作用。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物質,可以選擇哪兩個瓶子為一組?__________。
(4)如果選擇①④或①⑤作為對照實驗,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則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
(5)為了鑒定①號瓶中產生的氣體,可以將氣體通入__________,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米勒實驗表明,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使用抗生素后,細菌能產生抗藥性強的變異
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
D.森林古猿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內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腺體都能分泌激素
B.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口服胰島素進行治療
C.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患巨人癥
D.激素調節能對神經調節產生影響,但不受神經調節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內包含著葉綠體、線粒體等一些小的微觀結構,這些微觀結構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下列有關線粒體、葉綠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是細胞內產生氧氣的部位B.都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C.都能進行物質轉化和能量轉換D.都同時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