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小腸特征的敘述中,與其吸收功能無關的是( )
A.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
B.小腸絨毛及毛細血管壁均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C.小腸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D.小腸內有多種消化酶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海洋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B. 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 “陽光→草→免→鷹”是草原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D.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體現了植物之間的共生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與光合作用發現相關的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資料一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全部來自于土壤。這一觀點長期被奉為經典。17世紀,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1579﹣1644)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推翻了這個觀點。他把一棵2.5kg的柳樹苗種植在一桶事先稱好質量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澆灌而不供給其他任何物質。5年后,他發現這棵柳樹的質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的質量只減少了不到100g。
資料二 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1733﹣1804)通過實驗證實,植物可以更新因蠟燭燃燒或小白鼠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但是,當時有人重復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卻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認為植物跟動物一樣能使空氣變污濁。這一結論引起人們的關注。
資料三 1779年,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1730﹣1799)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氣的實驗,結果發現: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只有在①下才能成功;植體只有綠葉才能更新污濁的空氣。然而,由于當時化學發展水平的限制,人們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釋放的究竟是什么氣體。直到1785年,由于發現了空氣的組成,人們才明確綠葉在光下放出的氣體是②。
資料四 1864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1832﹣1897)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綠葉(植物體)先在暗處放置幾小時。然后,他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他用碘蒸氣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光合作用的另一種產物。
問題:
(1)資料一中,科學家海爾蒙特的實驗可以證明,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資料二中,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的實驗結論遭到質疑,有人認為植物跟動物一樣能使空氣變污濁。利用你所學的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這是由于植物進行了___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3)請你將資料三中的空白處補充完整:①____(選填“陽光照射”或“黑暗條件”)②____。綠葉的細胞中有____,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4)資料四中,科學家薩克斯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幾小時的目的是使葉片中原有的____(選填“葡萄糖”或“淀粉”)轉運和消耗掉。
(5)除上述科學家外,還有一些科學家直接或間接地為光合作用的發現做出貢獻,因此,光合作用的發現是科學家們歷經兩百多年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的結果。請結合題中資料說說你的感悟或受到的啟示,用一句話表述。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觀察酒精對水蚤心率影響的實驗中,發現一個蠕動的小動物,它的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這個小動物有可能是
A. 水螅B. 渦蟲C. 草履蟲D. 水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B.植物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
D.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經過傳染病醫院時,媽媽阻止小女孩說”不能進去玩!當心染上傳染病”。這種做法在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中屬于( )
A. 消滅病原體B. 控制傳染源C. 切斷傳播途徑D. 保護易感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片剛摘下的蠶豆葉片浸在盛有70攝氏度左右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葉片正面放出的氣泡多,說明蠶豆葉片正面氣孔多
B.葉片正面放出的氣泡多,說明蠶豆葉片正面氣孔少
C.葉片背面放出的氣泡多,說明蠶豆葉片背面氣孔多
D.葉片背面放出的氣泡多,說明蠶豆葉片背面氣孔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