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口的增長會對資源、環境和______產生巨大的影響。為了保護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_____,人類世世代代都有可供利用的各種資源和美好的生存環境,人類必須_____。
【答案】社會發展 生物圈 控制人口的增長
【解析】
試題隨著人口的過渡增長,人類對環境的沖擊和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毀林開荒、開墾草原、圍湖造田等措施,改變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使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氣候失調,洪水、旱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導致人類居住的環境質量下降,同時,人口過渡增長導致的失業問題可能引發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國有關土地面積、草地面積、森林面積等6項自然資源總量綜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卻明顯居后,人均耕地遠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繼續減少的趨 勢,人均淡水占有量也遠少于世界水平,因此,生物圈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環境,生物圈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園,我們要好好保護它,為了人們美好的生存環境,人類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你現在是中學生了,與小學時相比又長高了許多,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待,這主要是因為( )
A. 細胞生長的結果 B. 細胞分裂的和分化的結果
C. 細胞生長和分化的結果 D. 細胞生長和分裂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只毛色為黃色的大狗一窩生下5只小狗,其中3只小黃狗,2只小花狗。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毛色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
(2)狗的后代全部都是狗,這是一種_________現象。
(3)小狗的毛色不同,這是一種_________現象。
(4)如果大黃狗的體細胞染色體數是78條,那么該大黃狗為每只小狗提供了_________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鯢,俗名娃娃魚(因其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是世界上現存兩棲類動物中體形最長、壽命最長的古老動物,有“活化石”之美稱.自20世紀50年代起,由于過度收購,非法捕殺,食物鏈斷裂和棲息地喪失等原因,我國野生大鯢數量急劇減少.目前,大鯢已被收錄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進化角度看,兩棲動物是從水中生活的______動物演化為真正陸棲______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
(2)大鯢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變態發育,表現為幼鯢用______呼吸,成體用______呼吸,同時還需要借助濕潤的______進行氣體交換.
(3)有研究者開展三種不同養殖模式(工廠化養殖模式、仿生態養殖模式、原生態養殖模式)下大鯢的生長、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較研究,獲得的相關數據見表.
組別 | 性別 | 數量(尾) | 均重(千克/尾) | 產卵(精)率 | 出苗率 |
工廠化養殖 | 雌 | 5 | 2.5 | 60% | 27.37% |
雄 | 5 | 2.72 | 80% | ||
仿生態養殖 | 雌 | 5 | 2.66 | 100% | 58.17% |
雄 | 5 | 2.76 | 80% | ||
原生態養殖 | 雌 | 5 | 2.58 | 75% | 56.16% |
雄 | 5 | 2.68 | 50% |
①據表可知,為了保證實驗中只有______這一個變量,實驗開始前選擇了______相等、______相似、性別比例為______的大鯢作為實驗材料.
②研究中,不僅僅計算大鯢的產卵(精)率,還可以借助______(工具)觀察卵和精子的形態結構,判斷生殖細胞的質量.
③根據實驗數據析,最好采用______養殖模式,達到保護大鯢、增加大鯢數量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松鼠常將收獲的松子埋在地面下,這些種子在條件適宜時會萌發。此現象體現了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 幫助植物傳粉 B. 幫助植物傳播種子
C. 維持生態平衡 D. 取食植物種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森林具有調節氣候和防風固沙的作用,各種草和苔蘚對水土保持起重要作用,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 )
A. 直接價值 B. 間接價值 C. 潛在價值 D. 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銀杏樹生長緩慢,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又被稱為 “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銀杏樹與杏樹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
A. 果實沒有酸甜的味道
B. 花沒有鮮艷的顏色
C. 種子沒有果皮的包被
D. 雄性植株不能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