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將10×物鏡換成40×物鏡后,細胞數目增多,細胞體積增大 | |
B. | 若要將視野右上方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動標本 | |
C. | 海帶中碘元素的含量遠遠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這是因為細胞核在起作用 | |
D. | 皮膚位于身體表面有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 |
分析 顯微鏡放大倍數是指放大物體的長度或寬度.顯微鏡實驗步驟:
1安放:顯微鏡應放在體前偏左,鏡筒在前鏡臂在后的方向安放好.
2對光:用低倍鏡、較大光圈(遮光器上調);眼看目鏡,同時調節反光鏡;使視野變得明亮.
3放片:觀察對象要正對物鏡的孔,將玻片夾好之后再調焦.
4調焦:先用低倍鏡尋找物象,先降鏡筒后升高鏡筒,降低鏡筒時要在側面觀察是否壓片,升高鏡筒時正對著目鏡尋找物象.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心,換用高倍鏡觀察只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變得清晰.
5觀察:兩眼睜開,用左眼觀察,用右眼畫圖
解答 解: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大,體積變大,視野變得越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小,體積變小,視野變得越亮.所以使用顯微鏡由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時,視野內的變化是細胞數目減少,體積變大,視野變暗.A錯誤;
B、顯微鏡看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相反的虛像,物像位于視野右上方,想將其移至視野中心,需要將載玻片向右上方移,B正確;
C、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既不讓有害的物質進來,也不讓有用的物質輕易出去,具有選擇透過性,也有保護作用,故海帶中碘元素的含量遠遠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這是因為細胞的細胞膜的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C錯誤;
D、皮膚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上皮組織,其內布滿了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血管里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神經屬于神經組織.可見皮膚是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器官.D錯誤.
故選:B
點評 皮膚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上皮組織,其內布滿了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血管里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神經屬于神經組織.可見皮膚是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器官.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牽牛花清晨開放,傍晚關閉,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A.需要營養 B.進行呼吸
C.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生長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類具有動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與動物沒有本質區別 | |
B. | 森林大量消失與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發展沒有直接的關系 | |
C. | 語言是人與動物唯一的區別 | |
D. |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蘋果的品種繁多,有紅富士、金帥、小國光、紅玉等,這體現了物種的多樣性 | |
B. | 果樹在開花季節,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 | |
C. | 要想在一棵蘋果樹上結出不同品種的蘋果,需用嫁接技術,嫁接時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才能保證成活 | |
D. | 櫻桃果皮的紅色與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莖、葉三種器官 | B. | 花、果實、種子三種器官 | ||
C. | 花、果實、葉三種器官 | D. | 葉、花、果實、種子四種器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甲 | 乙 | 丙 |
A | 雌蕊 | 胚珠 | 子房 |
B | 血液 | 血細胞 | 紅細胞 |
C | 染色體 | 基因 | DNA |
D | 糖類 | 脂肪 | 蛋白質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