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張大爺最近經(jīng)常頭昏、乏力,到醫(yī)院做了相關檢查,如表為部分檢查結果(“+”代表檢出,“-”代表未檢出或微量)。則該患者( )
檢查項目 | 檢查報告 | 參考值 | |
血常規(guī) | 紅細胞 (RBC) | 4.8× 1012個/L | 男:(4.0~5.5)×1012個/L |
女:(3.5~5.0)×1012個/L | |||
白細胞 (WBC) | 16× 109個/L | (4~10)×109個/L | |
血小板 (PLT) | 275× 109個/L | (100~300)×109個/L | |
尿常規(guī) | 蛋白質 | - | 未檢出或微量 |
葡萄糖 | ++ | 未檢出或微量 | |
血壓 | 19.1/13.7 kPa | 12~18.7/ 8~12 kPa |
①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②體內有炎癥
③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并患有貧血
④患有糖尿病和腎炎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通過血常規(guī)化驗單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血常規(guī)化驗單中有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的數(shù)量,可通過與正常值對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
張大爺是男性,紅細胞的正常值為:(4~5.5)×10 12 個/L,而患者A的紅細胞數(shù)量為4.8ⅹ10 12 /L,正常。
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10)×109個/L,而測定值為1.6ⅹ10 9 /L,高于正常值,由于白細胞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故此人身體有炎癥。
血小板的正常值為:(100~300)×109個/L,而測定值為275×109個/L,此人血小板的數(shù)量正常。
未檢出蛋白質,正常。
檢出了葡萄糖,表示++,表明此人尿中有較多的葡萄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癥狀,此人患有糖尿病。
血壓的正常范圍是:12~18.7/8~12kpa,而測定值為19.1/13.7kpa,為高血壓。
故選:A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尺蠖靜止不動時形態(tài)像樹枝,不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從而獲得逃生機會。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A.遺傳→變異→進化
B.變異→遺傳→適者生存
C.遺傳→自然選擇→適應
D.變異→生存斗爭→適者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雞是最常見的家禽,在農村被散養(yǎng)的居多.某同學觀察到下列現(xiàn)象并進行了行為類型判斷,存在錯誤的是( )
A. 雞經(jīng)常用爪刨地找蟲子吃﹣﹣取食行為 B. 公雞每到早上5~6點會打鳴﹣﹣節(jié)律行為
C. 母雞帶著一群小雞覓食﹣﹣社群行為 D. 兩公雞為爭一只母雞打架﹣﹣攻擊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克隆羊“多利”、“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轉基因抗蟲棉和太空南瓜都是當今生物界的“明星”。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抗蟲棉的抗蟲性狀不可以遺傳給后代
B. 太空南瓜是太空特殊環(huán)境誘發(fā)變異的結果
C. 克隆技術和試管嬰兒技術都屬于無性生殖
D. 克隆技術和轉基因技術都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做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實驗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用手觸摸蚯蚓體壁感覺體表有黏液 B. 實驗時要保持蚯蚓體表濕潤
C. 蚯蚓在玻璃板上的運動比在糙紙上的運動快 D. 做完實驗后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量肺活量”的實驗時,要求你盡力深吸氣再盡力深呼氣。在吸氣過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運動方式是
A.肋骨上升,膈收縮而下降
B.肋骨上升,膈舒張而上升
C.肋骨下降,膈舒張而上升
D.肋骨下降,膈收縮而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鴿的生殖方式比青蛙的高等,主要體現(xiàn)在( )
a卵生 b胎生 c體內受精 d體外受精 e有卵殼保護f 有孵卵、育雛行為
A. cefB. abcC. defD. a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其重要的行為特征是( )。
A. 從不單獨覓食、活動
B. 往往有許多只在一起活動
C. 一個群體中具有各個年齡階段的動物個體
D. 群體內部成員之間有組織、有分工,有的還形成等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