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題(每空1分,共5分)
如圖所示根據探究種子萌發所需外界條件的實驗設計回答下問題(圖中錐形瓶中均放有7粒新鮮而飽滿的豌豆種子): (每空1分,共5分)
(1)上圖中最適宜種子萌發的錐形瓶是 。(填序號)
(2)此實驗實際上包含了三組對照實驗,如把③④作為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變量是 。
(3)從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是 。
(4)關于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下列正確的是( )
A.提出問題──實驗──作出假設──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B.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表達和交流──得出結論
C.作出假設──提出問題──實驗──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D.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5)在科學探究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當假設于實驗結果不相符時,正確的做法是 ( )
A.堅持自己的結論
B.馬上否定原來的假設
C.實事求是多做幾次,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D.修改實驗數據,使結論與假設一致
(1)③ (2)溫度 (3)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4)D (5)C
【解析】
試題分析:(1)實驗中只有③燒杯中的種子滿足了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即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因此③燒杯中的種子能萌發,
(2)③④作為一組對照實驗,從圖中看出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溫度,因此,實驗變量是溫度,
(3)從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是: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
(4)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即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5)實驗數據是不能隨便篡改的,尊重實驗事實,這是做實驗的基本要求,實驗的結果與假設出現矛盾,可能是假設不正確,那么就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也可能是實驗過程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那么就需要重新進行實驗。
考點: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屆內蒙古赤峰松山區初一上期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廣闊的地球表面,地形復雜多樣,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與各種環境條件相適應,不同地方的生物種類千差萬別,因此,生物圈中有著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請舉出其中的兩個生態系統。如:__________生態系統;________生態系統。
五、綜合分析題(每空1分,共3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