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物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下列各項中能說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A.大雨過后,蚯蚓爬出地面
B.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
C.變色龍隨著環境的變化改變體色
D.生活在寒冷地區的海豚皮下脂肪厚達60毫米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等.
解:A、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大雨過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縫隙中的氧氣排擠出來,土壤中的氧氣減少,蚯蚓在土壤中無法呼吸,為了呼吸蚯蚓紛紛鉆出地,屬于環境影響生物;
B、草原的過度放牧使許多草場退化、沙化,導致土地沙漠化,屬于生物影響環境;
C、“變色龍”的體色會隨著環境變化而改變,“變色龍”的體色變化的與周圍環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稱為保護色不易被其他動物所發現,這對它躲避敵害或捕食獵物是十分有利,屬于生物適應環境;
D、寒冷海域中海豚胸部皮下脂肪厚60毫米,有利于保溫,與寒冷環境相適應,因此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故選:B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從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內容物,經化驗有淀粉、纖維素、蛋白質、多肽(蛋白質初步消化產物)、維生素、鹽酸、水和少量麥芽糖等。最大可能是從哪里取樣的?
A、食道 B、胃 C、小腸下部 D、大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渦蟲、絳蟲等動物屬于扁形動物,其判斷依據是
①身體呈輻射對稱 ②身體呈兩側對稱 ③背腹扁平 ④體表有刺細胞 ⑤有口無肛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血液進入腎臟后形成尿液的途徑是
A. 血液→腎小囊→腎小球→腎小管→尿液
B. 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
C. 血液→腎小體→腎小囊→腎小管→尿液
D. 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體→尿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2015年10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從中醫古籍里得到啟發,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她的發現,在全球范圍內挽救了數以百萬人的生命,在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的開發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材料二:瘧疾是由瘧原蟲所致的蟲媒傳染病。瘧疾流行于102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有20億人口居住在流行區,特別是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惡性瘧死亡率極高。
材料三:2015年4月底,羅田縣出現了我省首例H7N9禽流感病毒侵染人事件。隨后,科研人員為有效控制疫情,作了如下的實驗:
實驗1 取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健康雞(A)的體內,不久,A雞死亡。
實驗2 取滅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健康雞(B)的體內,經過幾周后,再取活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體內,結果B雞存活下來。
(1)青蒿素是從黃蒿的莖葉中提取的。你認為青蒿素最有可能存在于黃蒿莖葉細胞的 。
(2)瘧原蟲是引起人患瘧疾的 。
(3)預防瘧疾措施有:環境方面如消滅按蚊,清除按蚊幼蟲孳生場所及使用殺蟲藥物;個人防護可應用
驅避劑或蚊帳等,避免被蚊蟲叮咬。這些措施在瘧疾的預防中屬于 。
(4)從免疫獲得途徑上分,實驗中B雞產生的這種免疫屬于 免疫。
(5)為防治禽流感,一些同學自己購買了板蘭根沖劑,其包裝袋上印有“OTC”字樣,這種藥屬于 (填“處方”或“非處方”)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生物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B.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包括整個大氣圈、巖石圈和水圈
D.其中的各生態系統是彼此獨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