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森林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繁多,但其自動調節能力差 | |
B. | 濕地生態系統起到凈化水源的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 | |
C. | 農田生態系統中,人類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所以其穩定性比海洋生態系統強 | |
D. | 任何自然生態系統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
分析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包括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和水等.
解答 解:A、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調節能力就小.森林生態系統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所以自我調節能力最大,A錯誤;
B、“地球之腎”主要是指濕地生態系統,濕地在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控制污染、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B正確;
C、農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小,穩定性比海洋生態系統弱,C錯誤;
D、分解者能將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促進了物質循環;若沒有分解者,動植物殘體和垃圾就會堆積如山,可見,在任何自然生態系統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D正確.
故選:BD.
點評 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類型、結構和功能.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諺語中包含的食物鏈是:螳螂→蟬→黃雀 | |
B. | 在生態系統中,蟬、螳螂和黃雀都屬于消費者 | |
C. | 蟬、螳螂和黃雀中數量最多的是黃雀 | |
D. | 蟬、螳螂和黃雀之間不存在吃與被吃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貓頭鷹夜間活動的行為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
B. | 老鷹和兔子能迅速奔跑是兩者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 | |
C. | 狼的牙齒堅硬,是長期磨煉的結果 | |
D. | 恐龍的滅絕是因為不能適應生存環境驟變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