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面的資料并回答問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空氣傳播。當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散布于空氣中,如果這些帶有飛沫的空氣被周圍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老人和小孩體質差,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為預防春季流感,專家建議: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2減少與流感患者的接觸。
3對教室、宿舍應及時消毒。
4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教室宿舍要開窗換氣。
5不要輕視重感冒。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癥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
6在流感來臨前盡可能接種流感疫苗。
(1)流感的病原體是___________ 。
(2)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_________。
(3)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有可能刺激______產生相應的抗體,這種免疫類型屬于 ____________;是人體的第_________道防線。
(4)醫生建議在流感來臨前接種流感疫苗,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中屬于___________。在人體的三道防線中,接種的流感疫苗屬于___________。
【答案】流感病毒 空氣和飛沫 淋巴細胞 特異性免疫 3 保護易感人群 抗原
【解析】
(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
(2)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3)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
(4)免疫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特異性免疫,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有防御作用,另一種是特異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由資料可知,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所以引起人患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
(2)由資料可知,流感屬于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播途徑是空氣和飛沫。
(3)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可以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從而將抗原清除或使其失去致病性,這種免疫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是通過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完成的,屬于特異性免疫,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4)預防傳染病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注射疫苗進行預防,這屬于保護易感人群。從免疫角度看,接種的流感疫苗進入人體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體,該抗體只對流感病毒有抵抗作用,因此接種進去的流感疫苗屬于抗原。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聯系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做引體向上動作時,受到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_____,牽引身體向上運動,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個或幾個關節,由_____附著在相鄰的骨上。
(2)做仰臥起坐時,髖關節在運動中起_____作用。
(3)由此可見,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是由肌肉、骨和關節三者協調配合,在______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呼吸道不僅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下列對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咽是氣體與食物的共同通道
B.呼吸道以“O”形軟骨做支架,保證了氣流暢通
C.進餐時,不要大聲說笑,以免食物誤入氣管
D.鼻腔黏膜中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氣變得溫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毛細血管的特點中,不正確的是 ( )
A.毛細血管的管徑很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B.毛細血管的管內血流速度最慢
C.毛細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毛細血管的管壁只有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瓣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瓣膜能夠防止血液倒流B.動脈瓣位于動脈里
C.動脈瓣開放時,血液從心室流向動脈D.房室瓣防止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養的仙人掌,如果經常澆水反而生長不好,甚至還會死亡。因為 ( )
A.仙人掌不能離開沙漠B.仙人掌的生長不需要水分
C.仙人掌不適應濕潤的環境D.仙人掌的葉子發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