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B、C、D代表相關物質,請據圖回答。
(1)圖1中①是指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吃進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氣都要經過一個共同的器官,該器官是。
(2)圖2為人體內肺部的氣體交換圖,圖中③為 , 其外包圍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是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基本單位。空氣中的氧氣是通過①過程進入肺,進行氣體交換后,肺部血液中(填“氧氣”或“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
(3)物質B進入人體后,主要與血液中的結合,運送到全身各處。
(4)物質D是組織細胞所產生的代謝廢物,主要以的形式排出體外。
【答案】
(1)呼吸道,咽
(2)肺泡,二氧化碳
(3)血紅蛋白
(4)尿素
【解析】(1)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共同器官是咽,因此吃進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氣都要經過咽。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2)圖2為人體內肺部的氣體交換圖,圖中③為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泡數量多,增加了氣體交換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當血液從肺動脈流入肺后,肺泡里的氧氣經①過程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經②進入肺泡;因此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后,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氧氣的含量增加,就使靜脈血變成了含氧量高的動脈血。(3)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做吸收。 從圖示可知:A是營養物質,主要被人體的小腸吸收后,進入血液后由血漿運輸。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紅細胞之所以呈紅色,就是因為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讀圖可知,物質B是氧氣,氧氣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里的血紅蛋白結合后隨血液運輸。(4)呼吸作用釋放能量的同時還產生了另一種氣體,該氣體是二氧化碳,物質C是組織細胞利用氧氣進行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泄的途徑有三條:一、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二、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少量的尿素汗腺以分泌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三、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大量的尿素主要通過腎臟以形成尿液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
【考點精析】關于本題考查的呼吸系統的組成和肺泡與外界氣體的交換,需要了解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由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當吸入的空氣到達肺泡時,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隨呼氣的過程排除體外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草履蟲對刺激作出的反應,某同學在載玻片兩端分別滴一滴草履蟲培養液,用解剖針把兩滴培養液連通起來,在草履蟲培養液左側放少許食鹽(如圖所示).用放大鏡觀察,大多數草履蟲( )
A.停止運動
B.從左向右運動
C.向食鹽方向運動
D.從右向左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敘述,錯誤的是
A.蛔蟲體表包裹這一層角質層,起保護作用
B.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
C.蝗蟲體表有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D.烏龜的鰓比較發達,適于水中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由圖中箭頭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進入葉片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過導管運輸來的,二氧化碳是從空氣中吸收來的.淀粉和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其中氧氣是通過葉片進入空氣的.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請據圖回答:
(1)圖中[]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圖中[]和[] .
(3)光合作用的產物是圖中[]和[] .
(4)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玉米和花生的結構,請據圖回答:
(1)玉米和花生都屬于植物六大器官中的 , 因為它們最外層都是果皮.
(2)圖中③④⑤⑥組成了種子的 , 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3)甲圖中富含淀粉的結構是(填標號),而乙圖中貯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兩片肥厚的 .
(4)玉米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所示為動物細胞結構,圖所示為植物細胞結構.
(2)動物細胞沒有,而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和[].(填數字)
(3)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