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4)篩管位于韌皮部,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導管位于木質部,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 解:(1)“桑樹5-6月進入國熟期,桑葚汁液豐盈、清甜”,這些汁液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液泡.“熟透的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這些糖分由葉制造”,經篩管運輸而來.
(2)“桑樹生長容易首紅蜘蛛的影響,而瓢蟲則是紅蜘蛛的天敵,瓢蟲也是鳥兒的食物之一”的描述中的食物鏈桑樹→紅蜘蛛→瓢蟲→鳥.
(3)“圖中桑是生產者”,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沼氣池中的甲烷桿菌把枯枝敗葉和糞便等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回歸到無機物環境,因此是分解者,“對物質循環起重要作用”.
(4)“該模式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生態學原理看”,其原因是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再利用,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綠色環保無污染等.
故答案為:(1)液泡;篩管;
(2)桑樹→紅蜘蛛→瓢蟲→鳥;
(3)生產者(桑)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分解者;
(4)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再利用;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利的部分;綠色環保無污染等(答對一條即可).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液泡的特點、篩管的功能、食物鏈的組成、分解者的作用以及生態農業的優勢.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 B. |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 ||
C. | 南方古猿、森林古猿、能人、智人 | D. | 森林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