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小魚(條) | 水草(棵) | 實驗結果 |
生態瓶l號 | 4 | 12 | 小魚存活8天 |
生態瓶2號 | 4 | 8 | 小魚存活6天半 |
生態瓶3號 | 4 | 4 | 小魚存活3天半 |
生態瓶4號 | 4 | 2 | 小魚第2天上午死亡2條,第2天下午死亡2條 |
生態瓶5號 | 4 | 0 | 小魚于當天下午和晚上相繼死亡請分析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 (1)小生態瓶1~4號均可以看作是一個小生態系統,在這些小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的生物是 小魚 小魚 屬于生產者的生物是水草 水草 池水、沙子中的細菌、真菌等(或微生物) 細菌、真菌等(或微生物) 是分解者.(2)比較生態瓶l號和2號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植物數量比較多時,動物存活的時間相對 比較長 比較長 由生態瓶5號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沒有植物 植物 ,動物就可能死亡.(3)由生態瓶l~5號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動物數量與植物數量的關系應是:動物數量一般 小于 小于 (填寫“大于”或“小于”)植物數量.(4)生態瓶l號的動物雖然存活時間最長,但最后還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該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 較少 較少 不能達到一種真正的平衡,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 能力比較差的緣故.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解答時生態系統的組成,組成生態系統各成分的作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1)在這些小生態系統中,非生物部分是陽光、空氣和水,等等,生物部分,生產者---水草(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消費者---小魚,分解者---腐生細菌、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2)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氣,是小魚的氧氣的來源,水草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氣體形式排到生態瓶中,同時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生態瓶中的二氧化碳,維持了生態瓶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即碳-氧平衡.因此植物數量比較多時,動物存活的時間相對較長.如果沒有綠色植物,動物很快就死亡的原因是沒有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小魚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給,使呼吸作用停止而至死. (3)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數量要大于動物的數量. (4)因為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和數量越多,自我調節能量越強,就越穩定,所以生態瓶l號的動物雖然存活時間最長,但最后還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該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較少,不能達到一種真正的平衡,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的緣故. 故答案為:(1)小魚;水草;細菌、真菌等(或微生物);(2)比較長;植物;(3)小于;(4)較少;自我調節. 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組成生態系統各成分的作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 ![]()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