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某個陸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的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和細菌、真菌,植物部分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者,細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者。
(2)如圖中包含的食物鏈有條_____。
(3)DTT是一種可能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的有毒物質,如果草中檢測出有DTT,那么蝗蟲和麻雀的體內哪種DDT的含量最高?_____。
【答案】 生產 消費 分解 5 麻雀體內的DDT含量較高
【解析】(1)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的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和細菌、真菌。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因此屬于生產者;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依賴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維持生活,因此屬于消費者;細菌、真菌靠分解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維持生活,因此細菌真菌屬于分解者。
(2)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構成食物鏈,圖中食物鏈有:草→田鼠→鷹,草→兔子→鷹,草→蝗蟲→麻雀→鷹,草→蝗蟲→臭鼬→大角貓頭鷹,草→蝗蟲→野鼠→大角貓頭鷹,共5條食物鏈。
(3)某些重金屬及有毒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使其濃度隨消費者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是該生態系統中營養級最高的。如果草中檢測出有DTT,那么麻雀的體內哪種DDT的含量最高。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溫帶草原生態系統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交錯連接,形成_____________;其中貓頭鷹和蛇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圖中一個最短的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除圖中所示成分外,還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_________。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為其他生物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青蛙、蛇等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根本來源是___________。
(4)有些昆蟲的體色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與周圍環境基本保持一致,這說明生物能夠_________環境。若該草原發生嚴重鼠害,就會嚴重破壞草場植被,造成土地沙化,這是因為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草原很難恢復原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葉蟬發育過程不同時期的形態圖,請據圖回答:
(1)由圖可知,葉蟬的發育與___________相同。
A.青蛙 B.家蠶 C.蝗蟲 D.魚類
(2)圖中①叫___________,葉蟬的發育過程要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圖中編號表示)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被稱作______________發育。
(3)蜜蜂的發育過程比葉蟬的發育過程多一個__________時期,被稱作_______________發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人體部分系統之間的聯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常被稱為“三大產熱營養素”的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人體最主要的能源物質.
(2)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被消化成小分子營養物質后通過消化管上皮細胞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做________,完成該過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過程C是通過________實現的,完成D過程后,血液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
(4)“瓣膜”的單方向開放保證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動(說明:瓣膜有房室瓣、動脈瓣、靜脈瓣),在抽血或輸液時,用膠皮管將針刺入部位的上方捆扎起來后,會看到“青筋”暴起的現象,這與該血管中的什么瓣膜有關________.
(5)腎臟時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尿液的形成要經過的兩個生理過程是________和________.
(6)若在某腎病患者的尿液中發現紅細胞和蛋白質,則可能是腎臟的________發生了病變.
(7)汗液和尿液是人體代謝廢物排出的重要途徑,它們能同時排出的代謝廢物有________等.
(8)人體能夠協調體內各部分功能而成為統一整體,與人體的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密切相關,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設計,圖中試管均加入等量饅頭碎屑,待 水浴 10 分鐘后各滴入 2 毫升碘液,其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甲試管,注 入 2ml 清 水,充分攪拌 , 放入37℃溫水中
乙試管,注 入 2ml 唾 液,充分攪 拌 , 放入25℃溫水中
丙試管,注 入 2ml 唾 液,充分攪 拌 , 放 入37℃溫水中
A. 三支試管均變為藍色
B. 三支試管均不變色
C. 甲試管變藍色,乙試管變淺藍色,丙試管不變色
D. 甲試管變藍色,乙試管、丙試管不變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