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明家的車庫里比較潮濕,經常有鼠婦爬來爬去,而車庫外的水泥路上卻不見鼠婦的蹤影。小明決定進行探究,請幫助他完成下面的實驗方案:
(提出問題)_____。
(作出假設)_____。
(進行實驗)
(1)準備材料用具:20只鼠婦,鐵盤,紙板,干土,濕土(潮濕程度相當)。
(2)設計實驗裝置:在鐵盤中以橫軸中線為界,一側放干土為A組,另一側放_____為B組。這樣做的目的是設置_____。本實驗的變量是_____。
(3)在鐵盤兩側的中央各放入_____只相同的鼠婦,設計一定數量的鼠婦進行實驗的目的是為了_____。
(4)觀察并記錄:仔細觀察,每分鐘統計一次干土與濕土中鼠婦的數量,共統計l0次。
(實驗現象)濕土一側的鼠婦比較多。
(實驗結論)_____。
(5)實驗結束后,應當怎樣處理鼠婦:_____。
【答案】土壤的潮濕程度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土壤的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濕土 對照實驗 土壤濕度 10 避免偶然性 土壤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放回適合鼠婦生活的大自然
【解析】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小明家的車庫里比較潮濕,經常有鼠婦爬來爬去,而車庫外的水泥路上卻不見鼠婦的蹤影,因此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的問題:土壤的潮濕程度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
根據問題作出肯定的或否定的假設:土壤的潮濕程度會(或不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進行實驗:
(1)準備材料用具:20只鼠婦,鐵盤,紙板,干土,濕土(潮濕程度適當)。
(2)因為驗證的是土壤潮濕程度的影響,故變量應該為土壤濕度,其他條件保持一致,以橫軸中線為界,在紙盒內一側放濕土,另一側鋪上一層干土,蓋上紙板,這樣在盒內就形成了潮濕和干燥兩種環境,如果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其中對照組是B組濕土。
(3)在鐵盤兩側的中央各放入10只數量相等的鼠婦。因為實驗中要用多只鼠婦的原因是減少偶然性,提高準確性,多只鼠婦能得出可信的結論,如果采集的鼠婦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處于特殊生長時期等都會導致實驗結論出錯。
實驗結論:
(4)實驗結果:鼠婦都趨向黑暗的環境,所以濕土一側的鼠婦較多。由此可知鼠婦喜歡潮濕的環境,因此實驗結論:土壤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5)要養成關愛動物的好習慣,保護動物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樣對于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婦放回到適宜它生長的自然環境中。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試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蕩置于37攝氏度溫水中,一小時后植物油不見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是( )
A. 唾液、胃液、腸液B. 胃液、唾液、膽汁
C. 胰液、腸液、膽汁D. 腸液、唾液、胰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醫生從某人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體,經化驗,其中含蛋白質、多肽、維生素、無機鹽、酶、鹽酸、葡萄糖、麥芽糖、淀粉、脂肪等,這種液體最可能是從此人的消化道的哪一部分取出來的( )
A. 胃B. 食道C. 大腸上部D. 小腸開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20只生長發育狀態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兩組,A組飼喂少量甲狀腺激素,蝌蚪的個體發育變化迅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發育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飼喂甲狀腺激素的B組蝌蚪則按常規發育。
(1)此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實驗中B組實驗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要進一步說明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還需要增加一個實驗,你認為最合理的設計是:_____________
(3)要想在實驗室觀察青蛙的發育全過程,適宜的培養條件應該是______(填序號)。
①適宜的溫度②低溫③玻璃缸密閉④玻璃缸敞口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來水
(4)留心觀察,你會發現不同環境中的青蛙的體色是不同的,但都與其周圍的環境基本一致。這說明生物與環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5)在某偏僻山區的小溪里有許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圍青蛙較少,同時發現當地居民大脖子病的發病率較高,由此可以推斷出該地區的嬰幼兒患_________癥的可能性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葉制造的有機物是通過導管運輸的
B. 玉米種子萌發時幼苗的早期營養主要來自于子葉
C. 移栽幼苗時,一般要帶土移栽,這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散失
D. 玉米常有缺粒現象,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是傳粉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螳螂在昆蟲界享有“溫柔殺手”的關譽。由于螳螂平時總是把兩個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禱,因此法布爾等西方學者把螳螂稱為“祈禱者”。其實,螳螂這種虔誠姿態的背后卻暗藏殺機,這是它捕蟲前做準備的標準姿勢。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蟲,對莊稼有益,是人類的好朋友。
材料二:白鰭豚是長江流域的特有物種。2006年,曾對長江白鰭豚進行一次全江調查,結果卻沒有發現一只活的白鰭豚。這預示著一個令人悲傷的結果。或許人類將永別長江女神白鰭豚。
(1)螳螂的運動靠___________,它的體表覆蓋著的堅韌外殼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2)和鯊魚不同,白鰭豚雖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它屬于___________動物;和螳螂不同,鯊魚和白鰭豚又因為體內有脊柱,故稱___________動物。
(3)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無論是飛行的動物、水中生活的動物,還是陸地生活的動物,它們的生存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我們應該盡快行動起來,保護好它們的___________,讓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小組的同學利用桑蠶探究家蠶的取食行為
背景資料:家蠶總是取食桑葉,而不取食樟樹等非桑樹的葉,這是由于桑葉中有家蠶喜歡的某種物質。
提出問題:家蠶總是取食桑葉,這一表現是先天性行為嗎?
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計劃:
(1)實驗用的家蠶應該選擇(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長大的家蠶 B、家蠶的卵,等待剛孵出的家蠶 C、蠶蛾
(2)你認為這個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 。你會選擇哪兩種植物的葉片進行對照實驗呢? a:__________ 的葉片 b:________ 的葉片.
(3)實驗時,每一組家蠶的數量最好是(_____) A、1只 B、10只
(4)得出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假設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蛹期家蠶“作繭自縛”,家蠶的這種行為從行為的獲得途徑來看屬于___________ 行為,由體內___________ 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要不斷適應環境。下列哪一項體現生物適應環境( )
A. 沙漠中仙入掌的葉退化成刺
B.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C. 森林覆蓋率高,往往降雨較多
D. 干里之堤,潰于蟻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