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基因也隨著染色體的分離而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
解答 解:(1)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可見A是精子,正常人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3對,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因此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比體細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3對,因此生殖細胞精子A中染色體的數目是23條.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成23對.如圖所示:
(2)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可見B是卵巢.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現象叫做受精,圖示中D過程是受精,C細胞是受精卵,是人個體發育的起點.
(3)胚胎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胚胎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同時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因此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子宮,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
(4)進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發育,并出現了一些羞于啟齒的生理現象: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遺精是指男孩在睡夢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現象,月經是指進入青春期之后,女子每月一次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現象,月經期一般為4到5天,此時子宮內膜是一個創傷面,要注意經期衛生.遺精和月經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
故答案為:
(1)精子; 23
(2)卵巢
(3)子宮;胎盤
(4)遺精;月經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殖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鷹擊長空 | B. | 魚翔淺底 | C. | 百舸爭流 | D. | 層林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