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成年人身體不再長高的原因是( )
A. 骨中無機物相對增多B. 軟骨層骨化,長骨不再生長
C. 骨膜內的成骨細胞停止活動D. 骨中有機物相對增多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裝片,要使放大倍數最大,應選擇的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 )
A. 目鏡10×、物鏡4×B. 目鏡10×、物鏡10×
C. 目鏡16×、物鏡10×D. 目鏡10×、物鏡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某校八年級的同學們曾做過如下實驗。以下表3是同學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及實驗記錄表。
操作項目 | 實驗組 | 對照組 | ||
Ⅰ | Ⅱ | |||
實驗 | 方法 | 用酒精燈火焰燒魚骨 | 用稀鹽酸浸泡魚骨 | 不作處理 |
結果 | ||||
鑒別 | 方法 | 用解剖針敲擊 | 對折彎曲 | 敲擊彎曲 |
結果 | ||||
結論 |
認真閱讀以上實驗方案,回答一下問題:
(1)實驗Ⅰ骨在燃燒過程中,燃燒掉的是__________,燃燒后的骨變得_________ ,骨失去了原有的_________性。實驗結果與對照組比較,你的結論是____________。
(2)同學們在開展以上實驗探究時,他們所作的實驗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Ⅱ與對照組相比,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把番茄用開水燙一下,可以從其表面撕下一層皮,這層皮和里面的果肉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分別屬于( )
A. 上皮組織、薄壁組織B. 保護組織、薄壁組織
C. 果皮組織、輸導組織D. 表皮組織、分生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仙花又稱凌波仙子,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組為了探究“環境條件對水仙花開花時間的影響”,他們選取品種、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個具備開花能力的水仙花鱗莖,分為甲、乙、丙三組,同時置于如表所示的環境中進行培養,觀察并記錄從開始培養到第一朵花開放的時間.
組別 | 平均溫度 | 光照條件 | 其他培養條件 |
甲 | 21℃ | 光照充足 |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滿足水仙花生長發育的需要. |
乙 | 10℃ | 光照充足 | |
丙 | 21℃ | 光照不足 |
請分析回答:
1該探究方案中的實驗變量有兩個,分別是_____和_______.
2若要探究“環境中溫度對水仙花開花時間是否有影響”,應選選擇甲組和______組作為對照實驗進行比較;如果甲組的水仙花先開花,你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通過一次實驗就獲取比較準確的實驗結果,請改正實驗中的一處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上表中設計方案,你認為該探究小組還要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從家蠶的發育過程來看,蛹不食不動,已是死亡了
B. 剛生下的嬰兒口中含有羊水,此時大哭會啟動嬰兒的呼吸系統,但血管與母體是相通的
C. 卵子要比精子大點,是因為它們在受精后變成受精卵時,一直要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
D. 受精時,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個,但能鉆入卵的精子只有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下列生物與其相互之間的關系用字母填在括號內。
a、合作關系 b、競爭關系 c、寄生關系 d、捕食關系 e、共生關系
①同一片森林中的樹木_____;
②許多蜜蜂在釀蜜_____;
③老虎吃羚羊_____;
④豆科植物與根瘤菌_____;
⑤動物身體上的跳蚤與動物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整個地球和大氣層
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生活的范圍
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D.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領域的總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動物的“語言”,表述正確的是( )
A. 動物的“語言”就是動物之間有聯系作用的聲音
B. 動物的“語言”是動物之間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 動物的“語言”是動物之間傳遞信息作用的動作、聲音、氣味等
D. 動物的“語言”是動物的各種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