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時間 | 棲息環境 | 淺色樺尺蠖所占比例 | 深色樺尺蠖所占比例 | ||||||||||||||||||||||||||||||||||||||||||||||||
1850年(工業化前) | 長滿淺色地衣的樹干(樹皮) | 占85% | 占15% | ||||||||||||||||||||||||||||||||||||||||||||||||
1950年(工業化后) | 裸露并被煤煙熏黑的樹干(樹皮) | 占15% | 占85%根據上表情況分析下列問題: (1)工業化后,1950年該地區的樺尺蠖以 深色 深色 為主,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深色樺尺蠖具有保護色 深色樺尺蠖具有保護色 .(2)從上表的數據分析可知:環境的定向作用決定 生物進化的方向 生物進化的方向 .(3)以上述事實為實例,簡要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提示:從自然選擇角度分析). 分析:此題考查達爾文和自然選擇說,據此答題. 解答:解:(1)達爾文認為,這主要是繁殖過度引起的生存斗爭的緣故.任何一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都必須為生存而斗爭.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這就是說,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1950年,工業化后樹干被煙熏黑,淺色樺尺蠖容易被天敵捕食,而深色樺尺蠖的體色有偽裝和保護作用,所以深色樺尺蠖占的比例高. (2)從上表的數據分析可知:環境的定向作用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3)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原因是工業化后樹干被煙熏黑,淺色樺尺蠖容易被天敵捕食,繁殖后代的機會少,數量就會減少;深色樺尺蠖的體色有偽裝和保護作用,不容易被天敵捕食,繁殖后代機會就高,深色樺尺蠖的后代能保持這種有利的性狀,更加適應環節,數量得以增多. 故答案為:(1)深色; 深色樺尺蠖具有保護色;(2)生物進化的方向;(3)原因是工業化后樹干被煙熏黑,淺色 樺尺蠖容易被天敵捕食,繁殖后代的機會少,數量就會減少;深色 樺尺蠖的體色有偽裝和保護作用,不容易被天敵捕食,繁殖后代機會就高,深色 樺尺蠖的后代能保持這種有利的性狀,更加適應環節,數量得以增多. 點評: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1?越秀區模擬)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樺尺蠖有灰色和黑色兩種體色,該地區原植物的樹干多呈淺灰色,后來該地區建設為工業區,煤煙將樹干熏成了黑色.下表為該地區不同時期兩種樺尺蠖的數量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