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種子萌發必須同時滿足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外界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2)蚯蚓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土壤中,靠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其體壁密布毛細血管,土壤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的黏液里,然后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3)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4)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
(5)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
(6)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體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溫作用,體內具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的結構,為恒溫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無脊椎動物屬于變溫動物.
解答 解:(1)早春播種時,用鋪蓋地膜,可以提高土壤的溫度,能促進種子萌發和植株生長,從而達到提前播種、提前收獲的目的.所以“農民在種植西瓜時,經常要用地膜覆蓋”,目的是為了提高地溫,為種子萌發提供適宜的溫度條件.
(2)“生活在海洋中的烏賊遇到敵害時會噴出墨汁,以染黑海水,乘機逃遁”,這種現象說明生物體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3)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大雨過后,雨水把土壤縫隙中的氧氣排擠出來,土壤中的氧氣減少,蚯蚓在土壤中無法呼吸,為了呼吸蚯蚓紛紛鉆出地.因此“一天,傾盆大雨過后,小明發現從花園的泥土中爬出許多蚯蚓”,蚯蚓爬出地面的原因是土壤中缺少氧氣,蚯蚓的呼吸受到影響.
(4)“李明同學想讓自己養的一盆花更加旺盛,一次施硝酸銨化肥500克,一段時間后發現花卉萎蔫”,根據土壤吸水的原理,為李明同學想一個急救的措施:適當加大水量澆花,使土壤中化肥濃度降低 (或換土).
(5)苔蘚植物通常生活在背陰的潮濕環境中,因此“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不用急,苔蘚會為你指路!”因為樹干上長苔蘚多的一面朝北(南或北).
(6)“有一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詩句‘日出江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中有它的影子”.它就是藻類植物.
(7)“多吃一些燒牛肉、谷物類食物,就不會出現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這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
(8)田鼠是恒溫動物,把它從25度的室溫移至5度的環境中,體溫是不變的,為了維持體溫,呼吸作用要加強以釋放更多的熱量,因此耗氧量會增加.所以“把田鼠從25℃的環境移到5℃的環境”,它的耗氧量將增大(增大或減少).
故答案為:(1)提高地溫,為種子萌發提供適宜的溫度條件
(2)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3)土壤中缺少氧氣,蚯蚓的呼吸受到影響
(4)適當加大水量澆花,使土壤中化肥濃度降低 (或換土)
(5)北
(6)藻類
(7)維生素B1
(8)增大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老跟著我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據動脈行走位置,在傷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將動脈壓在鄰近的骨面上而止血 | |
B. | 根據靜脈行走位置,在傷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將動脈壓在鄰近的骨面上而止血 | |
C. | 根據動脈行走位置,在傷口的遠心端,用手指將動脈壓在鄰近的骨面上而止血 | |
D. | 根據動脈行走位置,在傷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將動脈壓在鄰近的肌肉上而止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類的克隆技術太復雜 | B. | 人類的倫理道德問題 | ||
C. | 會對現有醫療產生沖擊 | D. | 會影響基因的多樣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RBC 4.4×1012/L | B. | WBC 15×109/L | C. | Hb 138g/L | D. | PLT 200×109/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河流濕地、灘涂、湖泊 | B. | 湖泊、水庫、河流 | ||
C. | 高山草甸濕地、水庫、河流 | D. | 高山草甸濕地、湖泊、水庫、河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