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池塘中的小魚可以長成大魚,這與細胞的哪些變化有關 ( )
A. 細胞生長 B. 細胞分裂
C. 細胞病變 D. 細胞分裂和生長
【答案】D
【解析】
(1)新分裂產生的細胞體積很小,需要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并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這就是細胞的生長。細胞不能無限制的生長,細胞長到一定的大小就會進行分裂。
(2)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
(3)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就是細胞的分化。
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細胞壁。這樣,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了。因此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
新分裂產生的細胞體積很小,需要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并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這就是細胞的生長。
所以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池塘中的小魚可以長成大魚,這與細胞分裂和生長有關。
故D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 美國白蛾又稱秋幕毛蟲,你很難相信,美麗的白蛾竟是由令人討厭的“毛毛蟲”變來的,它是一種農林害蟲,曾肆虐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它以園林、經濟等各類闊葉植物葉片為食,給當地農林帶來極大危害,為防治該屁蟲,臨沂園林曾租用飛機噴灑農藥治理和防御。目前,通過基因技術防治美國白蛾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資料二 美國某地盛產甘蔗,但是鼠害嚴重,為控制老鼠,當地引入鼠類的天地(一種肉食類動物),鼠害慢慢得到控制,但隨著獴的大量繁殖,攆也大量的捕食鳥類,造成鳥類的銳減,導致甘蔗甲蟲迅速增加,甘蔗產量急劇下降。
(1)在資料一中,美國白蛾的發育屬于_____發育,與使用農藥防治害蟲相比,利用基因技術防治美國的白蛾優勢是_____。
(2)在資料二中,恒溫動物有_____與猿的食性相適應的牙齒特點是_____。
(3)甘蔗甲蟲與白蛾都屬于節肢動物,它們具有的共同特征是_____。
(4)上述資料中,當地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都屬于_____。
(5)如果該地區把危害甘蔗的鼠和甲蟲全部殺滅,會造成_____多樣性的喪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某些區域曾經是感染血吸蟲的高危區,血吸蟲的幼蟲在釘螺內繁殖并發育。人與牛若進入含有釘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蟲病。請分析血吸蟲、釘螺、人、牛分別屬于什么類群的動物
A. 扁形動物、軟體動物、哺乳類、哺乳類
B. 扁形動物、節肢動物、爬行動物、哺乳類
C. 線形動物、扁形動物、節肢動物、哺乳類
D. 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哺乳類、爬行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同學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時,在放大倍數為100倍的低倍鏡下視野中觀察到細胞總數為64個,請問換用高倍鏡后(放大倍數為400倍)視野中至多能觀察到多少個細胞( )
A. 16個 B. 8個 C. 4個 D. 2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天一個蘋果,疾病遠離我”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蘋果種類豐富,常見的蘋果種類有:紅富士、紅星、紅玉、國光等,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A. 遺傳多樣性 B. 物種多樣性 C. 生態系統多樣性 D. 環境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鼠婦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對動物生活影響的理想實驗對象。實驗時()
A. 以全班各組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B. 探究的過程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表達和交流~得出結論
C. 用一只健壯的鼠婦進行實驗
D. 在明亮而潮濕的環境中捕捉鼠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小腸時可以看到小腸內表面有很多環形的________,不僅如此,在其上還長有許多絨毛狀的突起,叫做________,這些結構都是與小腸功能相適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2月,咸寧市市委書記丁小強利用微信幫通山200萬斤鮞魚尋找銷路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一時間,鮞魚走進了咸寧市民的視線。以下關于鮞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鮞魚用鰓呼吸
B. 鮞魚屬于脊椎動物
C. 鮞魚是變溫動物
D. 鮞魚在水中游動僅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即可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