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們常見的生物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生物圈中還有一些肉眼很難看見的單細胞生物,下列關于單細胞生物的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B. 都能夠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C. 大多數生活在水域環境中D. 都是對人類有害的生物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林地的降水有65%為林冠截留、蒸發,35%變為地下水;而裸露的地面,約有55%的降水變為地表水流失,40%暫時保留或蒸發,僅有5%滲入土壤。林地涵養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面高7倍。森林可以增加大氣濕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從而增加降水量。
(1)森林增加大氣濕度,是通過樹木的____來完成的。請設計實驗來證實。
(2)根尖成熟區的根毛吸收大量降水,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什么?____
(3)森林的作用除了上面敘述的功能和能為人類提供木材外,還具有重要的作用是_____,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地參加“______”活 動,把我們的環境建設得更加美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人類進化歷程的幾個主要過程,請按照進化的順序將各序號排列起來( )
①下到地面生活 ②使用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
⑤大腦發達 ⑥制造工具 ⑦產生豐富的語言 ⑧直立行走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②⑥⑦⑧④⑤③
C. ③①⑧②⑥④⑤⑦D. ③①⑧④②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每種食物都含有六類營養物質
B. 如果早餐吃得較少,可以通過多吃午餐來彌補
C. 到快餐店購買快餐時,應注意店面是否衛生,,有無衛生許可證
D. 不能常吃含有苯甲酸鈉、山梨酸、山梨酸鈉等防腐劑的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20只生長發育狀態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兩組,A組飼喂少量甲狀腺激素,蝌蚪的個體發育變化迅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發育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飼喂甲狀腺激素的B組蝌蚪則按常規發育。
(1)此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實驗中B組實驗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要進一步說明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還需要增加一個實驗,你認為最合理的設計是:_____________
(3)要想在實驗室觀察青蛙的發育全過程,適宜的培養條件應該是______(填序號)。
①適宜的溫度②低溫③玻璃缸密閉④玻璃缸敞口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來水
(4)留心觀察,你會發現不同環境中的青蛙的體色是不同的,但都與其周圍的環境基本一致。這說明生物與環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5)在某偏僻山區的小溪里有許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圍青蛙較少,同時發現當地居民大脖子病的發病率較高,由此可以推斷出該地區的嬰幼兒患_________癥的可能性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題意,回答問題:
(1)蝗蟲的生殖方式為________生殖。
(2)蝗蟲的發育經過了三個時期,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樣的發育方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螳螂在昆蟲界享有“溫柔殺手”的關譽。由于螳螂平時總是把兩個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禱,因此法布爾等西方學者把螳螂稱為“祈禱者”。其實,螳螂這種虔誠姿態的背后卻暗藏殺機,這是它捕蟲前做準備的標準姿勢。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蟲,對莊稼有益,是人類的好朋友。
材料二:白鰭豚是長江流域的特有物種。2006年,曾對長江白鰭豚進行一次全江調查,結果卻沒有發現一只活的白鰭豚。這預示著一個令人悲傷的結果。或許人類將永別長江女神白鰭豚。
(1)螳螂的運動靠___________,它的體表覆蓋著的堅韌外殼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2)和鯊魚不同,白鰭豚雖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它屬于___________動物;和螳螂不同,鯊魚和白鰭豚又因為體內有脊柱,故稱___________動物。
(3)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無論是飛行的動物、水中生活的動物,還是陸地生活的動物,它們的生存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我們應該盡快行動起來,保護好它們的___________,讓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些傳染病可以通過握手進行傳播.而常洗手可以減少手粘染病原菌的數量.為了驗證這一結論,甲乙二位同學進行了如圖實驗.實驗前,在培養皿內放入經滅菌處理的酵母菌培養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無菌棉簽醮取含酵母菌的培養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與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l號培養基上按三下,立即蓋上蓋子.
第二步;甲再次與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號培養基上按三下,立即蓋止蓋子.
第三步:把兩個培養皿同時放入培養箱中,在28℃條件下培養24小時,并觀察.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養24小時后,如果在______號培養皿內的培養基上酵母菌菌落數較多,則結論得以驗證.
(3)本實驗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來驗證這一結論,其目的在于____.
(4)實驗中不是立刻觀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觀察,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實驗有不足之處,請寫出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