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人類由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類具有動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與動物沒有根本區別
B. 現代類人猿可以進化成人類
C. 所有的森林古猿都適應了生存環境
D. 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人類的進化通常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個階段。
人類具有動物的基本特征,但人和動物具有本質的區別:人會制造工具,動物不會制造工具,A錯誤;古猿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類人猿與能變成人的古猿存在很多差異;現在的環境與以前的環境已經不同了,B錯誤;并非所有森林古猿都適應了生存環境,不適應環境的森林古猿就會被淘汰,C錯誤;在地面生活的古猿,因為沒有尖牙利爪進行攻擊和獲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敵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斷的樹枝、破碎的石塊等來增強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的能力,在這樣的條件下,古猿只能用后肢行走,而將上肢解放出來使用天然工具,所以,勞動在從猿進化為人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D正確。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中的生物多種多樣,有植物,有動物。藻類植物能提供許多氧氣,它的結構非常簡單,沒有_____、_____的分化。魚缸中的魚能靈活自如的游泳,它的身體兩側各有一條______,能感知水流速度和方向。河蚌的呼吸器官是______,它屬于______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有脊椎動物。(_____)
(2)扁形動物和線形動物,都有寄生和自由生活的種類。(_____)
(3)動物的學習行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李四感冒咳嗽了,媽媽帶他去省立醫院看醫生,醫生先讓他去抽血,如表是李四血液檢驗報告單,請根據所學的知識判斷正誤:
項目 | 結果 | 參考值 | 單位 | ||
1 | WBC | 白細胞 | 27.8 | 4-10 | 109/L |
2 | RBC | 紅細胞 | 2.6 | 3.5-5.5 | 1012/L |
3 | HBC | 血紅蛋白 | 85 | 110-160 | g/L |
4 | HGB | 紅細胞壓積 | 36.1 | 36-50 | % |
5 | PLT | 血小板 | 328 | 100-300 | 109/L |
(1)根據報告單可以判斷李四很可能身體里有炎癥。______(判斷對錯)
(2)李四可能經常會出現頭暈、氣短等貧血的現象。______(判斷對錯)
(3)血液的成分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______(判斷對錯)
(4)報告單中的各類細胞只有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______(判斷對錯)
(5)血小板的數量在血細胞中是最少的。______(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你直臂提起一籃重物上樓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狀態分別是()
A. 二者同時舒張 B. 前者收縮,后者舒張
C. 二者同時收縮 D. 前者舒張,后者收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科學家們常用事實作依據,然后進行推測、分析、論證.請讀下表并問答下列問題.
比較 | 月經周期 天 | 孕期 天 | 染色體 對 | 平均壽命 年 | 血清免疫實驗記錄% |
長臂猿 | 30 | 210 | 22 | 31 | 75 |
猩猩 | 29~32 | 233 | 24 | 38 | 79 |
黑猩猩 | 30~31 | 240 | 24 | 14 | 97 |
大猩猩 | 30~31 | 265 | 24 | 36 | 92 |
人類 | 28~30 | 266 | 23 | 74 | 100 |
(血清免疫實驗記錄是指人和類人猿的凝集原分與人的某種免疫血清發生沉淀反應的百分比)
(1)表中數據表明,人類與現代類人猿在進化關系上有著_____.
(2)根據體細胞中染色體的分析,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
(3)你認為與人類有著最近的親緣關系的類人猿是_____,你作出判斷的最重要的依據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酵母菌發酵受溫度影響嗎?將甲、乙兩瓶各裝入3克干酵母、10毫升葡萄糖、100毫升不同溫度的水,實驗現象記錄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溫度 | 現象(30分鐘后) |
甲瓶10℃ | 少量氣泡,氣球不脹大 |
乙瓶30℃ | 大量氣泡,氣球脹大 |
A. 甲、乙瓶形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溫度
B. 將葡萄糖替換成蛋白質也可以獲得同樣效果
C. 該實驗需要在密封的條件下進行
D. 酵母菌在適宜的溫度下發酵效果更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