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帶一路,絲綢之路”。其絲綢就是由經濟型昆蟲家蠶在發育過程中分泌的絲蛋白經人類加工編制而成。下列有關家蠶生殖發育的過程,敘述正確的是( )
A.家蠶的發育過程和蟋蟀的一樣B.家蠶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C.飛動的蠶蛾是成蟲,能分泌絲蛋白D.家蠶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同學準備探究非生物因素水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她提出的問題是:水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1)根據她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____。
(2)為了探究水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她為鼠婦提供了潮濕和干燥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的選擇.你認為這個探究實驗的變量是____,設置潮濕和干燥兩種不同環境的目的是為了形成____,只用1只鼠婦做實驗行嗎?____,為什么?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生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的物質都是有機物
B.細胞膜可以讓小分子通過,而阻止大分子通過
C.動物細胞都有線粒體,而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
D.細胞核是生物發育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態系統成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植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B.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是消費者
C.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也是消費者
D.陽光、空氣、水等非生物部分也是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成年人張某最近經常頭昏、乏力,到醫院做了相關檢查,下表為部分檢查結果(“+”代表檢出,“—”代表未檢出或微量)。則該患者
檢查項目 | 檢查報告 | 參考值(正常值) | |
血常規 | 紅細胞(RBC) | 4.8 | 男:4.0~5.5 ×1012 |
女:3.5~5.0 ×1012 | |||
白細胞(WBC) | 16 | 4~10 ×109 | |
血小板(PLT) | 275 | 100~300 ×109 | |
尿常規 | 蛋白質 | — | 未檢出或微量 |
葡萄糖 | + + | 未檢出或微量 | |
血壓 | 19.1/13.7 kpa | 12~18.7/8~12 kpa |
①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②體內有炎癥 ③血小板數量減少,并患有貧血 ④患有糖尿病和腎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認真閱讀資料,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資料:滇池是云南的一顆明珠,曾經生物種類繁多。海菜花群落為滇池的主要特征之一,60年代前,滇池曾因海菜花繁茂而被稱為“花湖”。70年代海菜花已寥寥無幾。今天,海菜花已被水葫蘆取代,水體富營養化日趨嚴重。過去滇池水產資源豐富,有多種魚類,其中以鯉魚產量最高,金線魚最名貴。但是由于水質的污染和人們過度捕撈,生物群種結構已產生不良演變。50年代中期滇池尚有水生植物44種,而80年代中期減少到29種;滇池原有魚類23種,其中土著魚15種,現在土著魚只剩下4種了。近年來,滇池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保護和環保人士的大力關注,正在逐步恢復。
(1)資料中主要描述的是滇池的________________多樣性。
(2)海菜花被取代,實質是_______________多樣性的消失,最終會破壞_____________多樣性,導致滇池遭受嚴重的破壞。
(3)從資料中分析,滇池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寫材料中的一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做為一名中學生,請為“保護滇池”提出你的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消化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它能夠分泌膽汁,并貯存在膽囊中。
B.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
C.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這些酶可以促進消化管中的食物消化
D.消化管具有容納、磨碎、攪拌和運輸食物等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種子的形成和萌發過程中,說法正確的是( )
A.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胚乳中
B.嚴格來說,一粒玉米就是一顆種子
C.玉米種子萌發中最先突破種皮的是胚芽
D.玉米種子萌發只要氧氣和適宜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