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下是某地區中學生2005年和2014年近視率調查數據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年份 | 初中階段 | ||
檢查人數 | 近視人數 | 近視率 | |
2005 | 19401 | 4091 | 21.1% |
2014 | 19251 | 8379 | 43.5% |
A. 通過比較兩次調查結果可知,初中生近十年來近視率有上升趨勢
B. 若想要知道誘發近視的原因,僅對少數近視患者做訪談即可
C. 近視率的計算方法是將近視人數與非近視人數作對比
D. 通過比較兩次調查結果可知,檢查人數越多,近視率越高
【答案】A
【解析】
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
從兩次調查比較可知,初中生的近視率增加幅度最大,A正確;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如讀書、寫字、看電視、玩游戲機等,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不是對少數近視患者做訪談即可的,B錯誤;近視率的計算方法是將近視人數與參與調查的人數作對比,C錯誤;不是檢查人數越多,近視率越高,D錯誤。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玻璃缸內裝三層兩種不同顏色且有一定濕度的土壤,每裝一層均稍加按壓,土壤的總體積約占容器的2/3。選幾條生長健壯的蚯蚓放入玻璃缸內,在玻璃缸口處蓋一塊蓋板,并留出一定縫隙。然后,將上述裝置放在溫暖陰暗處,每天放入一定數量的腐爛葉片。
請你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玻璃缸內要保持一定濕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蓋蓋板時留出一定縫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周后,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提示:只考慮土壤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說明生物既能____環境,又能____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所有的生物都能夠進行新陳代謝。 (________)
(2)植物體的六大器官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________)
(3)用鼠婦做完實驗后,一定要將鼠婦消滅掉。 (________)
(4)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________)
(5)生物只能適應所處的環境,對外界的環境無能為力。 (________)
(6)動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植物也能。 (________)
(7)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調查、分類、實驗等方法。 (________)
(8)人體有八大系統,這些系統是各自工作,互不相干的 。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夏季,滄州市雨量充沛,玉米喜獲豐收。分析玉米農田生態系統思考下列問題:
(1)玉米田中靑蛙、蝗蟲、玉米螟、雜草都是影響玉米生活的______因素,雜草和玉米之間的關系是_____。
(2)玉米播種后種子萌發時____最先突破種皮,玉米主要靠根尖的______區吸收水分,并通過莖中的______將水分運送到葉,其中大部分的水分用于玉米植株的____。
(3)夏季,生長旺盛的玉米進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產物____用來維持生態系統中的碳一氧平衡。
(4)深秋,玉米粉碎還田后,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的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上用射線或藥物處理種子獲得新品種,其原理是射線或藥物 ( )
A. 直接改變了種子的某些性狀 B. 改變了種子的營養成分
C. 淘汰了種子的某些不良性狀 D. 使種子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家庭成員特征調查表,請根據表格內容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性狀類型 | 父親性狀 | 母親性狀 | 女兒性狀 |
眼瞼特征 | 雙眼皮 | 雙眼皮 | 單眼皮 |
耳垂特征 | 有耳垂 | 無耳垂 | 無耳垂 |
舌頭特征 | 能卷舌 | 能卷舌 | 能卷舌 |
(1)父母均為雙眼皮,而女兒為單眼皮,此現象稱為為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為顯性基因。
(2)女兒體細胞中有______對染色體,這些染色體有_______條來自父親。
(3)已知有耳垂相對于無耳垂為顯性,用A表示,由表可知,其父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女兒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4)父母都是能卷舌,女兒也是能卷舌,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