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動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
解答 解:(1)陽光、CO2、H2O、O2等屬于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屬于生產者.
(2)食物鏈的長短主要看營養級的多少,圖中食物鏈最多的有5個營養級即綠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鷹.在該食物鏈中蜥蜴是第三營養級.
(3)圖中蛇以蜥蜴為食,?的種間關系是捕食,兔和蚱蜢都以綠色植物為食,種間關系是競爭.
(4)該食物網中如果蚱蜢大量死亡,那么由此而發生急劇變化的生物將是蜥蜴,其原因是蚱蜢死亡,蜥蜴沒有了食物,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限的.
(5)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部傳遞是沿食物網實現的.
(6)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綠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的能量的輸入、轉化、傳遞和散失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故答案為:(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
(2)4;綠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鷹;蜥蜴;
(3)捕食;競爭;
(4)蜥蜴;蚱蜢死亡,蜥蜴沒有了食物.
(5)食物鏈(網);
(6)綠色植物;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點評 明確生態系統各部分的作用、能量流動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嫁接時要讓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 |
B. | 昆蟲的發育都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 |
C. |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 | |
D. | 爬行動物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卵外有卵殼,生殖擺脫了水的束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鼻腔黏膜中分布著毛細血管 | B. | 肺泡外面包繞著毛細血管 | ||
C. | 氣管內壁上纖毛的擺動 | D. | 氣管內壁上的腺細胞分泌黏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