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作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探究成功的關鍵是制定出恰當的科學探究計劃.探究計劃包括方法和步驟,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解答 解:1.提出問題: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嘗試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知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沖突所在,所以提出的問題為: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是否受土壤的影響?
2.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受土壤的影響(對提出問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5.預測實驗結果:對作出假設的肯定或否定.貧瘠土壤中花生結的果實相比,肥沃土壤中花生結的果實較大且較為飽滿.由此得出結論: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受土壤的影響.
6.變異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兩種類型,前者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可以傳遞給下一代的,后者不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而與物質環境條件有關,不能傳遞給下一代.雖然親代的遺傳物質通過生殖可以傳遞給子代,但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的遺傳物質是不完全相同的,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正說明了變異的普遍性.由此可見,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故答案為:1.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受土壤的影響嗎?
2.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受土壤的影響
5.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受土壤的影響
6.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熟悉科學探究的步驟.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④⑤⑥ | B. | ①③⑤⑥⑦ | C. | ①③④⑦ | D. | ①③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我國從國外引進水葫蘆,目的是用它來凈化污水 | |
B. | 英國家兔被帶入澳大利亞飼養后,流竄為野兔 | |
C. | 角馬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地保護區遷徙到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
D. | 一種原產于南美洲的柑橘悄悄地在我國南方某些沿海地區登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皮膚有助于防止病菌侵入人體 | |
B. | 消化道粘膜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 | |
C. | 血液中的細菌唄吞噬細胞消滅 | |
D. | 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黏附細菌形成痰排出體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