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 解:(1)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夠制造有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草.
(2)食物鏈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形成的鏈狀結構,圖中食物鏈有:草→兔→鷹、草→鼠→鷹、草→鼠→蛇→鷹、草→昆蟲→鳥→蛇→鷹,因此該食物網中,食物鏈的條數為4條,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草→昆蟲→鳥→蛇→鷹.
(3)在生態系統中鷹吃蛇,因此鷹和蛇屬于捕食關系,鷹和蛇都以鼠為食,相互爭奪食物,因此鷹和蛇又屬于競爭關系.
(4)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圖中草是生產者,各種動物是消費者,所以作為完整的生態系統圖中沒有表示出來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生物富集是指生物從周圍的環境中吸收并不斷積累某種元素(如鉛、汞)或難以分解的化合物(如化學藥劑DDT),使該物質在生物體內的濃度超過環境中濃度的現象.這些有毒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體無法排出的,這些有毒物質隨著食物鏈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網的最高級消費者,所以營養級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鏈的末端),體內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富集).因此生態系統內生物富集常伴隨食物鏈發生.根據生物富集的原理,如果此生態系統中的草受到污染,那么有毒物質在鷹體內積累最多.
故答案為:
(1)草
(2)4;草→昆蟲→鳥→蛇→鷹.
(3)捕食;競爭
(4)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5)鷹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食物鏈的概念、生態系統組成以及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市八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吸氣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膈肌舒張,膈頂下降 B.膈肌舒張,膈頂上升
C.膈肌收縮,膈頂下降 D.膈肌收縮,膈頂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為口腔上皮細胞,細胞內無液泡 | |
B. | 甲被染色成深色的部位是細胞核 | |
C. | 乙為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功能 | |
D. | 乙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能看到細胞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要有運動系統就能產生運動 | B. | 運動時需要多塊骨骼肌的參與 | ||
C. | 需要多個系統的密切配合 | D. | 需要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相同生活環境中,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 |
B. | 在相同生活環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 | |
C. | 基因型不同,表現型不一定不同 | |
D. | 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