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 | 實驗材料 | 唾液 | 清水 | 處理方法 |
1 | 饅頭碎屑 | 2毫升 | 0毫升 | 充分攪拌,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
2 | 饅頭碎屑 | 0毫升 | 2毫升 | 充分攪拌,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
3 | 饅頭塊 | 2毫升 | 0毫升 | 不攪拌,直接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
分析 從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該實驗是設置兩組對照實驗:1和2是以唾液為變量的一組對照實驗,是為了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1和3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是為了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食物的消化有促進作用.
解答 解:(1)對照實驗指的是除了探究的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對照實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是自然狀態下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要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應以該條件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即選用表中的1號試管和3號試管形成對照實驗.
(2)37℃溫水模擬人口腔溫度.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高溫和低溫都會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體內酶的活性最高,這說明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強,因此實驗過程中應將裝置放在37℃的水中進行水。
(3)將(1)(2)(3)這三支試管都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恒溫水浴10分鐘后,取出加碘液并搖均,實驗現象是:1號試管不變藍色,說明1號試管中的淀粉被分解了;2號試管變藍色,說明淀粉沒有被分解;3號試管部分變藍色,說明淀粉沒有完全被分解.
(4)通過1號試管和2號試管的比較可知,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較1號試管3號試管可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能夠促進淀粉的消化.
故答案為:(1)1;3;
(2)口腔溫度;
(3)2;3;1;
(4)舌的攪拌;唾液
點評 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提出人猿同祖的是達爾文 | |
B. | 古人類化石“露西”是在非洲發現的,生活在300萬年前 | |
C. | 使用工具是人類特有的特征 | |
D. |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環境的改變、森林的減少是最主要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內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 |
B. | 人體內所有的腺體都能分泌激素 | |
C. | 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只能通過導管進入血液 | |
D. | 胰島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代的性狀和親代完全相同 | B. | 親代可直接把具體性狀傳給子代 | ||
C. | 性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 | D. | 性狀只由基因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