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營養素主要有水、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七大類,其中的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是( )
A.魚、蝦 B.雞蛋、豬肉
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廣西玉林市春季期七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圖為人體消化系統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米飯經消化后的營養成分是由[ ]______吸收的。
(2)當[ ]________分泌的膽汁不足時,將影響肥肉的消化。
(3)只能對部分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春季期七年級下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某血液循環路線為:右心室a
b
c
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確的是( )
A.a代表肺靜脈
B.c中的血壓比a中高
C.這是體循環的路線
D.從a到c血液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春季期七年級下冊3月份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人血涂片視野,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①的數量最多,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
B.人體出現炎癥時,②的數量明顯增加
C.④是血漿,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D.①②③所示的三種血細胞中只有①沒有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春季期七年級下冊3月份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什么肚子餓了會咕咕叫?原來,人饑餓的時候,胃部肌肉擠壓其內部的水和空氣就會發出咕咕叫的聲音,這無疑是最明確的需要進食的信號。以下關于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連食管,下接十二指腸
B.胃壁內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對脂肪進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暫時貯存食物,并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
D.胃內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麥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春季期七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研究小組為探究負氧離子對空氣質量有何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在甲、乙兩個相同的房間內,通過釋放煙霧制造空氣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環境。
②在甲房間內釋放一定量的負氧離子,乙房間不做處理。
③每隔1小時對甲、乙房間內空氣污染物中的PM2.5濃度進行檢測,獲得的數據經處理后如下圖所示。
請分析回答:
(1)實驗中設置乙房間的目的是作為______,以探究PM2.5濃度的變化是否與__________有關。
(2)“0小時”時,甲、乙兩個房間PM2.5濃度的檢測值有較明顯差異,檢測人員解釋這是此時煙霧顆粒物尚未分布均勻所致。那么,此時該如何檢測才能使實驗數據更加準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果表明,甲房間的PM2.5濃度在逐漸__________,且速度比乙房間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員發現森林能釋放大量的負氧離子,且這種自然負氧離子更有利于人體健康。從治理空氣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發,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春季期七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根據圖示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箭頭①所示氣體為二氧化碳
B.箭頭②所示為血液中的各種營養物質
C.箭頭②所示氣體為氧氣
D.血液經過此處后,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春季期七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圖1是人體內的動脈和靜脈的橫切面圖。下圖2是人體內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的問題:
(1)圖1中編號①的血管是________,理由是該血管的管壁較________。
(2)圖2中的血液是在________血管內流動,該血管壁是由________層上皮細胞構成的。
(3)寫出血液在這三種血管之間流動的方向: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東鄒城市八年級下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動物的進化歷程中,最早成為真正陸生脊椎動物的是
A.魚類 B.爬行類 C.兩棲類 D.哺乳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