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___;
(2)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序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在加入藥品之前應對實驗裝置先進行______________, 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后試管中殘留固體是 __________ 物(填“混合物”或“純凈物”)若選用D裝置收集氧氣時,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加熱前,將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熱后,觀察到水中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時,立即收集氣體
c.待集氣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實驗結束后,先停止加熱,后從水槽中取出導氣管
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裝置中的水變?yōu)榧t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的緣故。
(4)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收集方法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F圖是化學中的多功能瓶,可以有如下用途:
①可以用做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____端進氧氣。
②醫(y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吸氧管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裝半瓶水,將___________端接氧氣鋼瓶。
(6)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NH3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
制取并收集NH3,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__,收集裝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白色固體A和黑色粉末B混合加熱,生成無色氣體C和另一種物質(zhì)D,B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C的集氣瓶中,木條復燃。將銀白色的E點燃后放在C中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F,
(1)根據(jù)實驗,寫出相應物質(zhì)的名稱:B___________、C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 把基本反應類型寫在括號內(nèi)。:
①A和B混合加熱發(fā)生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在C中劇烈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用右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nèi)水面變化情況。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1/5,乙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1/5。下列對這兩種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
①甲同學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nèi)氧氣沒有消耗完
②甲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nèi)
③乙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④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設計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寫出圖中存在的3處錯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氧氣前,必須先檢查裝置_____;收集氧氣可以用_____法和_____法.試管口塞棉花團的作用是_____;在結束實驗時,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
(4)寫出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備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重要實驗。
(1)圖1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跟溫度有關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2)通過圖2中A、B對比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切割白磷時,應在水下進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集氣瓶容積分五等分并加以標記②在燃燒匙內(nèi)裝入足量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塞緊橡皮塞;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請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燃燒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
(2)這個實驗還可以得出有關氮氣的物理性質(zhì)______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_______(各寫出一條)
(3)實驗時,燃燒匙里為什么要盛過量的紅磷?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含量明顯偏小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用木炭來代替紅磷做這個實驗?為什么?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基本操作.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所示,手握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標簽的一面要_____(選填“背著”或“向著”)手心,細口瓶的塞子要_____(選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
(2)如圖B所示,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蓋滅后輕提一下燈帽,再重新蓋好.對其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填序號).
A.平衡氣壓,方便取下燈帽 B.揮發(fā)水分,利于點燃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四種途徑都可以得到氧氣:
(1)寫出實驗室通過甲、乙兩種途徑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甲:_____乙:________
(2)“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認為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甲、乙、丙三種制取氧氣的途徑中,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徑更能體現(xiàn)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KClO3)樣品的純度,取一定量該樣品與1g二氧化錳混合,其總質(zhì)量為6g,依次加熱該混合物T1、T2、T3、T4時間后,分別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zhì)量,記錄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
(樣品中的雜質(zhì)不參與化學反應:有關方程式: 2KClO3 2KCl+3O2↑)
加熱時間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體質(zhì)量/g | 4.24 | 4.16 | 4.08 | 4.08 |
(1)氯酸鉀中鉀、氯、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
(2)完全反應后產(chǎn)生氧氣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
(3)計算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活動與探究課上,實驗教師請同學們對某氣體x的可能組成進行探究。有關資料:氣體x可能由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某實驗小組同學經(jīng)過討論設計了如下方案:
步驟一:將氣體x通入氧氣中充分燃燒;
步驟二:將燃燒的生成物依次通入右圖裝置中;
步驟三:依據(jù)實驗結果,確定氣體x的組成。
請你參與并解答下列問題:
(1)若實驗中裝置A的質(zhì)量增加,B的質(zhì)量不變,你認為氣體x是_____;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實驗中裝置A的質(zhì)量不增加,B的質(zhì)量增加,你認為該氣體X是_____,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實驗中裝置A和B的質(zhì)量都增加,則氣體x可能下列的組成是: _________。
A.H2和CO B.H2和CH4 C.CO和CH4 D. CO、H2和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