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既不屬于分解反應又不是化合反應的是( )
A.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B.甲烷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C.氧化汞 汞 + 氧氣
D.氧化鈣+水→氫氧化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秦皇島海港區二模)用分子的觀點對下列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CO和CO2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化學性質不同
B.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C.熱脹冷縮說明分子的間隙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D.磁鐵能吸引大頭針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問題填空:
(1)2016年入冬以來,一場幾十年罕見的大旱襲擊了我國北方地區,干冰在抗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文字描述了有關干冰的變化和性質,請將a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c物理性質、d化學性質,填在下面的空格內.
①干冰在﹣78℃時以下,是一種白色雪花狀的固體②溫度升高,干冰直接變成氣態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2)如圖所示,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以甲、乙兩種方式迅速插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觀察到木條復燃,且在甲中燃燒比在乙中劇烈.上述現象說明氧氣具有的性質是:、 .
(3)簡要說明下列操作的主要目的
從細口瓶傾倒液體時,取下細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上,其目的是;傾倒細口瓶里的藥液時,標簽應向著手心而不是向下,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氧化銅能否起到類似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呢?于是進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Ⅰ.氧化銅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Ⅱ.氧化銅參與反應產生氧氣,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Ⅲ.氧化銅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 .
(2)【實驗】用天平稱量0.2g氧化銅,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圖實驗.
①填寫如表.
步驟③現象 | 步驟⑥現象 | 步驟⑦結果 | 結論 |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
②步驟⑥的目的是 .
③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926年,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邦先生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該方法是以從海水中提取出來的食鹽為主要原料制取純堿。其生產過程中有下列反應: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X+CO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在反應①的六種物質中,能治療胃酸過多的是(填化學式)。
(2)在反應②中物質X的化學式是。
(3)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t1℃時,氯化鈉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碳酸鈉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4)t1℃時,一小試管內盛有Na2CO3的飽和溶液,試管底部還存有少許Na2CO3固體,將小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現將多量的(填物質名稱)加入燒杯內的水中,小試管內的固體物質會逐漸溶解。
(5)當Na2CO3固體中含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a2CO3 , 請說明提純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定州市一模)用分子的觀點對下列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紅墨水在水中散開——分子不停地運動
B.H2O與H2O2的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構成不同
C.壓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重新鼓起——分子質量增大
D.荷葉上的兩滴露珠接觸后合成一滴——分子間存在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