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鈉元素是化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已知:過氧化鈉(固體,化學式為Na2O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上述反應涉及的三種含鈉化合物在社會生產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填“開頭”、“中間”、“靠近尾部”或“結尾”)處.
(2)甲、乙、丙分別為上述三種含鈉化合物的一種,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1所示.其中反應①的發生需要二氧化碳,且丙中氧的質量分數為40%.寫出以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②為;反應③為 .
(3)以下是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2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制取氧氣的探究活動.
①若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裝置B中的實驗現象為 .
②取上述實驗后裝置A中固體,加入足量水,有氣泡產生,并得到無色溶液.同學們分析后得出溶液中成分.如何檢驗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簡要寫出實驗步驟與現象)
(4)若將21.2g久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樣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產生CO2氣體4.4g.請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用作火箭燃料
B.鎂燃燒產生耀眼的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彈
C.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用作化學肥料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可用于制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初中化學中三個實驗,請按要求填空:
(1)C實驗中燒杯③的作用是。
(2)A實驗中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實驗說明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的。
(3)B實驗中,由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的現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4)實驗時,不慎將酒精灑到桌面并著火,可用濕布覆蓋,其滅火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同學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下圖:
(1)小華同學應稱取氯化鈉的質量是 g。
(2)指出圖示操作中的一處錯誤:。
(3)在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的過程中,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右側,他接下來的操作是。
(4)如果小華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20%,則造成此誤差的可能原因有。
A.裝入試劑瓶時,燒杯內殘留少量液體
B.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C.向燒杯中倒水時,有少量水濺出燒杯外
D.稱量紙上殘留少量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列出的18種元素中,有種屬于金屬元素。
(2)從原子結構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數。某粒子結構示意圖為 ,該粒子所屬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周期。
(3)觀察硫原子結構示意圖,在下圖中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