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下列關于碳的單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都是黑色固體B. 在氧氣中充分燃燒時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一定條件下,石墨轉化成金剛石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表中列出的幾種常見的氣體和空氣的性質,可知其中既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項 目 | 空氣 | 甲烷 | 二氧化硫 | 氨氣 | 氯化氫 |
0℃、101kPa時的密度g/L) | 1.29 | 0.72 | 1.43 | 0.77 | 1.63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 | 極難溶 | 易溶 | 極易溶 | 極易溶 |
A. 甲烷B. 二氧化硫C. 氨氣D. 氯化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鑒別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與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黃銅和黃金一一加熱,觀察是否變黑
B.羊毛和滌綸——灼燒,聞是否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C.濃鹽酸和濃硫酸一一打開瓶塞,現察是否產生白霧
D.硫酸銨固體和氯化銨固體——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聞氨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氧氣的“自述”,錯誤的是()
A. 在低溫下我會變成淡藍色的液體和固體
B. 魚、蝦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我易溶于水
C. 工業制取我,把我加壓儲存在藍色的鋼瓶中
D. 我能供給呼吸,和體內物質反應而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適當的化學符號或數字填空:
(1)硝酸銨的陰離子
(2) 所表示的微粒符號是
(3)5個三氧化硫分子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構成和化合價,寫出氯酸鈣的化學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玲玲在學習復分解反應時,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產生了興趣,于是她和小組內的同學僅用以下藥品展開了探究活動.
實驗藥品:稀硫酸、稀鹽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
(1)【提出問題】他們要探究的問題是 .
(2)【查閱資料】Ba(NO3)2溶液顯中性,且Ba2+有毒.
【實驗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質做了下列幾組實驗
組合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組合物質 | H2SO4 | H2SO4 | H2SO4 | H2SO4 | NaOH | Na2CO3 |
【記錄和解釋】
①組合①、②、⑤均無明顯現象,其中組合與另外兩組的實質不同.為證明該不同之處,玲玲在實驗過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②請寫出組合③的化學方程式 .
【實驗結論】他們請教老師并討論后知道,只有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生產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
(3)【拓展延伸】實驗結束后,他們將所有廢液收集在廢液缸中靜置,觀察到白色沉淀和無色的上層清液.為了確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繼續展開探究.
【實驗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BaSO4
Ⅱ.沉淀只有BaCO3
Ⅲ.沉淀中含有BaSO4和BaCO3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試管中,滴加(請補充完整實驗操作和觀察到的現象),證明了猜想Ⅲ是正確的.
(4)【實驗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幾滴Ba(NO3)2溶液,無明顯現象.
②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入幾滴 , 有白色沉淀產生.
(5)【解釋與結論】探究活動結束后,小組內成員通過討論分析,一致認為清液中含有的離子是(指示劑除外).
(6)【處理廢液】為了防止污染環境,玲玲向廢液缸中加入適量的 , 對廢液進行處理后,將固體回收進一步處理,溶液排放.
(7)【交流與反思】根據你對物質溶解性的了解,結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請寫出一種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可溶性鹽(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其存的是( )
A.Cu2+、Na+、NO3-、OH-
B.Ag+、K+、CO32-、Cl-
C.Mg2+、Ba2+、OH-、SO42-
D.Na+、Ca2+、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式“CO2”所表示的意義中,錯誤的是( )
A. 表示二氧化碳這種物質
B. 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C. 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
D.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生活中把水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B.回收各種廢棄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C.天然氣泄露,立即打開排風扇進行通風
D.汽油中加乙醇,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