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探究題,如下
(1)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甲設計以下對比實驗:
①將3.0克氯酸鉀和1.0克二氧化錳均勻混合加熱;②將3.0克氯酸鉀和1.0克氧化銅均勻混合加熱。
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氧氣的快慢。
【猜想】除二氧化錳,氧化銅外,氧化鐵也可以做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按下表進行實驗: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 實驗藥品 | 分解溫度/℃ |
① | 氯酸鉀 | 580 |
② | 氯酸鉀、二氧化錳(質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鉀、氧化銅 (質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鉀、氧化鐵 (質量比1∶1) | 390 |
問題一:由實驗①與實驗④對比,證明猜想合理。實驗所用的三種物質,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2)以下是某研究小組探究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關數據(常溫通常指20℃)
實驗序號 |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 過氧化氫溶液質量/g | 溫度/℃ | 二氧化錳用量/g | 氧氣體積/ml | 反應所需時間/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0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0 | 125 | 82 |
問題二:
⑴寫出以上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⑵通過對比實驗①和②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 有關;通過對比實驗③和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溫度有關。
⑶由上述實驗可知,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最合適的條件是序號。
⑷本實驗中測量氧氣體積的裝置(下圖)應該選擇:。(填字母)
a b
c
問題三:查閱資料得知,氧化銅、硫酸銅、豬肝、馬鈴薯等也可以做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二氧化錳只能作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
B.同一個化學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
C.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
D.用作催化劑的物質不可能是其他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一階段的化學學習,相信你已經初步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 , 儀器②的名稱。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為(填字母序號,下同),若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裝置;取用高錳酸鉀藥品時,應選用儀器。所發生的反應用文字或符號表達式表示 , 屬于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小陳同學用排水法收集了兩瓶氣體。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帶火星的木條,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條則能復燃。導致這個現象的可能的操作上的原因是。
(3)注射器C可用于檢查裝置E的氣密性,步驟如下:①向錐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②將注射器C連接到裝置E的導管口處。③緩慢拉動注射器C的活塞,觀察到 , 表示裝置E的氣密性良好。
(4)甲烷在實驗室可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甲烷氣體一般采用裝置F進行收集,收集滿后集氣瓶的放置方式如圖所示,據此可推斷甲烷一定具備的物理性質是:、。已知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請寫出甲烷完全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5)如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裝置.
實驗時,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氣約10秒,引燃鐵絲下端火柴桿,伸入塑料瓶內,并對準玻璃管口正上方,觀察到的現象是: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改進后的優點是(填序號)。
①氧氣無需提前制備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氣瓶,防止集氣瓶炸裂,更安全
③裝置集氧氣的制取、干燥和性質驗證于一體,實驗更優化
(6)某興趣小組同學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內,木條復燃,拿出木條,蓋好集氣瓶.過一會兒,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仍然復燃.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木條不再復燃.據此現象 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7)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氨的性質,
用量筒量取20mL的濃氨水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保持水平,倒入燒杯后,用大燒杯將其都罩起來,過一會觀察到脫脂棉團由白色變為色。該現象涉及到的性質是(填字母編號)。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濃氨水具有揮發性
C.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D.酚酞會變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實驗現象可以判斷某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
A. 溶液中滴入石蕊仍為紫色
B. 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
C. 溶液中滴入石蕊顯紅色
D.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顯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膠等都是重要的有機合成材料
B.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
C. 用甲醛浸泡水產品以達到保鮮的目的
D. 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濕法煉銅的國家,早在西漢時期我國的勞動人民就發明了這一技術,其原理可表示為Fe+CuSO4===Cu+FeSO4,該反應屬于( )
A. 化學反應
B. 分解反應
C. 復分解反應
D. 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
(1)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某化學興趣小組發現: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錳、氧化銅外,氧化鐵也可以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并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 實驗用品 | 分解溫度 |
① | 3.0g氯酸鉀 | 580 |
② | 3.0g氯酸鉀和1.0g二氧化錳 | 350 |
③ | 3.0g氯酸鉀和1.0g氧化銅 | 370 |
④ | x g氯酸鉀和1.0g氧化鐵 | 390 |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①實驗4中x的值應為 , 由實驗與實驗4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②實驗所用的三種物質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3)【反思】若要證明氧化鐵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要驗證它在化學反應前后的和不變。
【繼續探究】小組同學完成上述實驗后,又深一步進行“氧化銅用量與一定質量氯酸鉀制取氧氣反應速率關系”的探究,下表是他們的有關實驗數據,請你回答有關問題:
氧化銅與氯酸鉀的質量比 | 1/40 | 1/20 | 1/10 | 1/5 | 1/3 | 1/2 | 2/3 | 1/1 | 2/1 |
生成1L氧氣所需的時間(s) | 124 | 79 | 50 | 54 | 75 | 93 | 106 | 153 | 240 |
【分析整理】
據上表可知氧化銅用量過多,產生氧氣的速率(填“變快”、“變慢”或“不變”),氧化銅與氯酸鉀的質量比為時,反應速率最快。
【結論1】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用量(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4)【舉一反三】該興趣小組同學想到了雙氧水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制取氧氣,又提出問題:雙氧水分解速度還和什么因素有關?
【設計并完成實驗】
雙氧水的質量 | 雙氧水的濃度 | MnO2的質量 | 相同時間內產生產生O2體積 |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實驗中,小組同學安裝了下圖裝置測定產生相同體積氣體所用時間長短來探究影響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下列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將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適量蒸餾水,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頸部能形成穩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B.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將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動,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5)本實驗中,還可以選用下列的裝置來代替注射器來測量O2體積
【結論2】在相同條件下,雙氧水的 , 雙氧水分解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