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片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進行探究。
實驗一:氧氣制取和性質實驗現有如下裝置:
(1)圖D中用于收集氣體的儀器是___________;
(2)檢查A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氯酸鉀制氧氣的化學式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用圖中的序號,下同)和收集裝置______。
實驗二:某次在做該實驗時偶然發現制得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這一現象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氣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后產生的氣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產生的氣體只以單質形式存在;
②氯氣(Cl2)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于水,能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4)(猜想假設)猜想一:該氣體為O2;猜想二:該氣體為___;猜想三:該氣體為O2和Cl2的混合物。
(5)(實驗探究)
序號 |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方案一 | 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 木條復燃,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色 | ①猜想__成立 |
方案二 |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 ②木條_____,淀粉碘化鉀試紙為____色 | 猜想三成立 |
(6)(反思評價)為什么兩種方案得出的結論不一致?哪個是正確的?
①同學:方案一結論不正確,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師:不需要進行實驗,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應用)
(7)實驗結束后,該組同學準備回收固體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錳,實驗的主要步驟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滌干燥。步驟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8)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HClO),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片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XX化肥廠制作了一個大型戶外廣告如下圖:根據相關信息計算:
(1)碳酸氫銨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m(N): m(H): m(C): m(O)=______________。
(2)碳酸氫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精確到0.01%)
(3)由上述計算可知,該廣告屬于________ (填“虛假”或“真實”)廣告。
(4)求出每袋該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的質量。(要有解題過程,只有結果不得分,結果保留一位小數。)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一種微量氣體,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對生命有破壞作用的太陽紫外線,對地球生命形成了天然的保護作用。太陽輻射使氧分子分解,一個氧原子和另一個氧分子結合成一個臭氧分子,臭氧屬于( )
A. 單質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取下剛加熱后的蒸發皿,選用下列哪種儀器最合適( )
A. 鑷子 B. 坩堝鉗
C. 鐵夾 D. 試管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名稱和對應的化學式都正確的一組是( )
A. 鋁aL B. 硫酸鈉NaSO4 C. 氧化亞鐵Fe2O3 D. 氯化鎂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時,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O2時,集氣瓶裝滿水
B.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時,導管伸入到集氣瓶的底部
C. 用排水法收集O2時,導管口冒出氣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滿后,在水下蓋上玻璃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B. 魚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C. 用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來檢驗氧氣
D. 用燃燒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紅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