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條生命。迫降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玻璃破裂 B. 輪胎變癟 C. 燃油燃燒 D. 座椅搖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各種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應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是化合反應
C、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是分解反應
D、黃泥水經過過濾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物質燃燒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紅色固體
B.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種黑色同體
D.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煙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分析合理的是( )
A.鈉在氯氣中燃燒時,鈉原子得到電子
B.反應物鈉由分子構成,生成物氯化鈉由離子構成
C.鈉能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
D.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化鈉與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鈉化學性質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從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 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為金屬元素
C. Mg2+、H+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2和0
D. Na+和Al3+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儀器連接的描述錯誤的是
A. 橡皮塞旋進容器口 B. 玻璃導管口附近沾水后旋進乳膠管
C. 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壓進橡皮塞孔中 D. 玻璃導管沾水后旋進橡皮塞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放置在實驗桌上的三瓶無色氣體,它們分別是H2、O2、CO2中的一種。下列關于這三種氣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根據集氣瓶的放置方法判斷,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
B. 用點燃的木條伸入②中,若火焰熄滅,則存放的是CO2
C. 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若變為紅色,則存放的是CO2
D. 用點燃的木條放入③中,若氣體燃燒,則存放的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宏觀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 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因為組成元素不同
B. 稀有氣體可做保護氣,因為原子最外層電子層達到穩定結構
C. NaOH溶液可導電,因為水中有大量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氯離子
D. 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因為水分子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表明:不能用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而能用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由此得出的合理結論是
A. 能發生反應的物質之間是否發生反應,與反應的條件有關
B. 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C. 塊狀大理石與大理石粉末的化學性質不同
D. 塊狀大理石與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間電子的結合狀況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右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選用紅磷是因為反應可以消耗O2,生成固態的P2O5
B. 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換成硫或木炭
C. 燃燒匙中的紅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本實驗可以證明空氣含有N2、O2、CO2和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