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讓司機向酒精檢測儀吹氣,通過顯示的顏色變化,交警可快速測出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其化學反應原理: 2CrO3(紅色)+3C2H5OH+3H2SO4==Cr2(SO4)3(綠色)+3CH3CHO+6X其中X的化學式為()
A. CO2 B. CrO C. SO2 D.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為無毒氣體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B.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圖中共涉及四種物質
D. 此反應沒有單質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 ( )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20 | 50 | 80 | 30 |
反應后質量(g) | 0 | 100 | 10 | X |
請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X的值為 ( )
A. 50 B. 40 C. 10 D. 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倒開水時,最好將熱水瓶塞___放在桌面上,此時能夠觀察到瓶口出現白霧,白霧上升一段距離后消失,這是因為:①水分子很;②水分子在不斷___________;③水分子間的間隔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b______;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序號),其中二氧化錳起______作用.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反應.(填“化合”或“分解”)
(4)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何潔同學在實驗室用集氣瓶收集氧氣,實驗完畢后,她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6)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的氣體.
①制取氨氣反應的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X.X的化學式為:______.
②制取并收集NH3,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圖Ⅰ是小紅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Ⅱ.
實驗操作:
a:向B、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 mL的蒸餾水,各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b:在A、D試管分別加入2 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按實驗圖Ⅱ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
分析討論: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進行操作b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小婧同學學習化學后知道,鎂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但她在空氣中點燃鎂條時,卻發現在生成的白色固體中還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生成淡黃色固體?
[查閱資料]小婧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物質的顏色:
物 質 | MgO | MgCl2 | Mg3N2 | Mg(NO3)2 | MgCO3 | Mg(OH)2 |
顏 色 | 白色 | 白色 | 淡黃色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
其他同學認為不必查閱氯化鎂的顏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時小婧還查閱到:鎂可以在CO2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一種黑色固體。你認為黑色固體是__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資料,小婧認為淡黃色固體可能是由鎂與空氣中的______反應生成的;
[實驗探究]小婧設計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根據小婧的實驗結果,寫出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_____
[反思與評價]通過上述實驗和有關資料,你對燃燒及滅火有什么新的認識?(寫出2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蒙古通遼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同學為了測定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取2.5 g該樣品與0.5 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稱量剩余固體質量,分4次記錄如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熱時間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體的質量(g) | 2.88 | 2.48 | 2.08 | 2.04 |
(1)不再進行第五次實驗記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全反應后產生氧氣的質量________g。
(3)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多少______?(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西晉南地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聯考(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進行過濾操作時,除了使用鐵架臺、燒杯、玻璃棒以外,還需要的儀器是( )
A. 石棉網 B. 漏斗 C. 集氣瓶 D. 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