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溶液在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作為溶質的是_______。
A.只有固體 B. 只有液體
C.只有氣體 D. 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
(2)物質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_______。
A.汽油 B. 面粉 C. 純堿 D. 硫酸銅
(3)物質加入水中形成溶液過程中,溫度會升高的是_______。
A.燒堿 B. 氯化鈉 D. 氧化鈣 D. 碳酸鈣
(4)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回答問題。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100g水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①兩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是__________。
②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溫度范圍是__________。
③KNO3晶體中含有少量NaCl,提純KNO3晶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④60℃時,按圖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C中溶液的總質量是__________g。
⑤50℃時,將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加熱蒸發10g水后,再恢復到50℃,剩余溶液的質量:NaCl溶液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D C AC KNO3 2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粗鹽除去泥砂后含有氯化鎂、硫酸鈉、氯化鈣等雜質,某同學對粗鹽進一步提純的實驗操作過程如圖所示:
(1)實驗中稱取5.0g粗鹽,為了使粗鹽充分溶解(該溫度下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水)量取水所用量筒的規格為__________。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2)步驟②所加試劑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3)步驟④中加入過量碳酸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⑤過濾實驗,制作過濾器的正確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后所得濾渣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驟⑦蒸發實驗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得到精鹽。
B NaOH 完全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氯化鋇 c、a、b Mg(OH)2、BaSO4、CaCO3、BaCO3 HCl、H2O 【解析】(1)溶解5g粗鹽需要水的質量為5g=13.9g,計算水的體積為13.8mL,故選20mL的量筒,故選B; (2)經分析步驟②是除去鎂離子,故應加入NaOH溶液; (3)步驟④中加入過量碳酸鈉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氯化鋇; (4)步驟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一:電子天平AB的表面皿中分別盛有濃HCl、濃H2SO4,放置一段時間。
(1)A中的示數變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圖C所示變化相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選填“A”或“B”)
實驗二:做對比實驗,得出相應結論。
(3)I和II試管中都產生氣泡,且I中比II中劇烈。此現象說明物質反應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__有關。
III試管中可能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圖所示,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大小。實驗現象:試管IV比試管V中產生氣泡劇烈。得出結論:金屬活動性X>Y。我不贊同此結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本實驗需要控制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某干燥劑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兩種物質,為探究其成分,設計如圖所示實驗。依據實驗流程回答相關問題。
(1)溶液a一定顯________性。
(2)白色固體b一定是________(填化學式)。寫出可能生成白色固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種)。
(3)加入過量的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象c:①若無白色沉淀,干燥劑成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白色沉淀,寫出產生此現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劑成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稀HNO3溶液能否用稀HCl溶液替代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堿 CaCO3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或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完全除去NaOH、Na2CO3,以免干擾檢驗CaCl2 CaO和NaOH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CaO、CaCl2或NaOH、CaCl2 不能 【解析】(1)CaO、NaOH和CaCl2中的任意兩種物質溶于水時,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圖1裝置左管帶孔的燃燒匙內盛有足量的鋅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1)關閉K3,打開K1和K2,除了右管液面下降,還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產生該現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K1的導管口處用橡皮管連接圖2的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收集氣體。
(3)按圖3進行實驗,用橡皮管與K1相連接并點燃尖嘴管,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4)為了使反應停止,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列部分儀器,組裝一套與上面裝置有相同優點的裝置,用編號表示組裝的裝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同學稱取10g氧化銅和碳粉,通過下列實驗對其中炭粉含量進行探究。實驗前進行知識準備:2Cu + O2 2CuO
(1)關閉彈簧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寫出A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燃酒精燈,將尖嘴管對著火焰,以提高溫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中發生的反應為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 2Cu + CO2↑,該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
(3)反應一段時間,裝置B中一定會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打開彈簧夾,繼續加熱裝置B,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至固體顏色不再變化后停止加熱,稱量裝置C,質量比反應前增重4.4g,增重質量就是____________質量。通過計算可知裝置B中含碳元素質量為____________g。本實驗還可以通過稱量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計算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
2H2O2O2↑+ 2H2O 氧氣具有助燃性(或氧氣使酒精燃燒更充分) 高溫 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CO2被NaOH完全吸收 有氣泡冒出 生成的CO2 1.2 B中玻璃管及其中固體在反應前后的總質量 【解析】(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2H2O2O2↑+ 2H2O (2)尖嘴管中放出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或氧氣使酒精燃燒更充分),提供更高的溫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如圖所示,在6支試管中分別低價2滴紫色石蕊溶液。(資料:KCl溶液、CaCl2溶液均顯中性)
(1)作為對照試驗的是試管__________(選填①~⑥編號)。
(2)試管②、⑤溶液變為紅色,其原因是溶液中溶質都含有________元素。
(3)試管⑥中溶液變為藍色,說明碳酸鉀溶液顯________(選填“酸性”、“中性”或“堿性”)。碳酸鉀屬于________(填物質類別),可做________肥使用,取該溶液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火焰呈________色。
(4)將試管⑤倒入試管④中,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應后溶液呈現________________。
A.紅色 B.紫色 C.藍色
(5)實驗后將試管①②⑥中的廢液倒入大燒杯中,最終得到紅色溶液,則大燒杯的廢液中除了石蕊外,一定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H 堿性 鹽 鉀 紫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C CaCl2、KCl、HCl 【解析】(1)水是幾種溶液的溶劑,故用水做對比實驗; (2)鹽酸和硫酸的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離子,故都能使石蕊溶液變為紅色; (3)石蕊遇堿變藍,故說明碳酸鉀溶液顯堿性;碳酸鉀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故是鹽;碳酸鉀中含有有鉀元素,故可以做氮肥;鉀的焰色反應呈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向盛有一定質量稀鹽酸的燒杯中逐漸加入石灰石,產生氣體質量與石灰石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恰好完全反應后稱的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為108.1g,根據關系圖分析并計算:
(1)稀鹽酸完全反應時,產生CO2氣體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
(2)該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0.1mol 7.3% 【解析】(1)由圖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故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是4.4gg/mol=0.1 mol; (2)設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鹽酸的質量為x CaCO3+2HCl == CaCl2+H2O+CO2↑ 73 44 x 4.4g = 求得x=7.3g 反應前稀鹽酸的質量為108.1g+4.4g-12.5g=100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陽江市畢業生學業考試模擬試卷(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建設美麗陽江,創建國家文明城市,人人有責。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壞境的是( )
A. 禁止工業污水超標排放 B. 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
C. 治理建筑工地揚塵污染 D. 隨意丟棄廢舊的電池
D 【解析】A、工業污水超標排放會污染環境,禁止工業污水超標排放利于改善環境,不符合題意;B、吸煙能產生一些有害物質,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利于改善環境,不符合題意;C、建筑工地揚塵會污染空氣,治理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利于改善環境,不符合題意;D、隨意丟棄廢舊的電池會污染環境,不利于改善環境,符合題意。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陽江市畢業生學業考試模擬試卷(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事實中,利用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A. 汽油作燃料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銅作導線 D. 石墨用于制鉛筆芯
A 【解析】A、汽油作燃料是利用汽油的可燃性,汽油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所以汽油作燃料利用了汽油的化學性質,正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凝成水滴,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錯誤;C、銅作導線是利用銅的導電性,利用了物理性質,錯誤;D、石墨用于制鉛筆芯,是利用石墨的硬度小,屬于物理性質,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