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上周做完酸的性質實驗,化學老師將一瓶NaOH溶液放在實驗桌上,故意讓瓶口敞口放置到現在,今天讓同學們分兩組一起探究這瓶NaOH溶液如何變質。
【提出猜想】第一組同學猜想:NaOH溶液沒有變質。
第二組同學猜想:NaOH溶液部分變質。
你的新猜想:_________溶液全部變質 。
【實驗探究】
(1)第一組同學取少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然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變紅,他們一致認為自己的猜想正確。
(2)第二組同學取少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然后滴加Ca(OH)2溶液,發現有白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變紅,他們也一致認為自己的猜想正確。
【方案分析】第一組同學得出的結論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第二組同學得出的結論有質疑,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假設你的猜想正確,你的實驗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拓展】(1)NaOH溶液應 __________ 保存。
(2)氫氧化鈉常用作干燥劑,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NaOH溶液全部變質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不合理 加入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取少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滴加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 密封 不能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氫氧化鈉變質成分的實驗探究可以依據物質的性質以及物質間反應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提出猜想: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碳酸鈉,還可以猜想氫氧化鈉已經全部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人體缺少鈣元素會影響健康,因此每日需攝人足夠的鈣。市場上某鈣制劑的說明書如圖所示,請仔細閱讀,并進行計算。
(1)葡萄糖酸鈣相對分子質量為__ __
(2)葡萄糖酸鈣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按說明書服用鈣片時,每天能夠補充的鈣為 mg(精確到0.1)。
(1)430 (2)11:112 (3)37.2 【解析】試題分析:(1)(12*6+1*11+16*7)*2+40=430; (2)氫氧的質量比:(1*22):(16*14)=11:112;(3)×0.2g×2=0.037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在含少量NaCl的某純堿樣品23g中加入鹽酸,反應中產生的氣體的質量與鹽酸的用量關系如圖所示。計算當恰好完全反應時:
(1)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__________ g。
(2)此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0.1%)。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今年世界環境日,我國提出了“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 的主題。下列行為不符合這一活動主題的是
A.倡導環保低碳生活 B.大力發展燃煤發電
C.循環高效利用資源 D.鼓勵乘坐公共汽車
B 【解析】A.倡導環保低碳生活,正確;B.煤燃燒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錯誤;C.循環高效利用資源,正確;D.鼓勵乘坐公共汽車,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兩種物質互相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水 B. 植物油、汽油 C. 碘、汽油 D. 碘、酒精
A 【解析】A、植物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B、植物油油能溶于汽油形成溶液; C、碘能溶于汽油,能形成溶液;D、碘能溶于酒精形成溶液。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粗鹽提純的部分操作如圖所示,錯誤的是
A. 稱量 B. 溶解 C. 過濾 D. 蒸發
C 【解析】A、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正確;B、溶解粗鹽要在燒杯中進行,為了加速粗鹽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正確;C、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錯誤;D、在蒸發操作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鑒別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 二氧化碳和氧氣:伸入燃著的小木條 B. 濃硫酸和稀硫酸:小木棍蘸取
C. 氧化銅粉末和木炭粉:滴加稀鹽酸 D. 水和氯化鈉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 【解析】A、取樣品,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燃燒更旺的是氧氣,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燃燒情況不變的是空氣,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正確;B、濃硫酸能使小木棍變黑,稀硫酸不能,可以鑒別,正確;C、氧化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藍色溶液,而碳粉不能和稀鹽酸反應,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正確;D、水和氯化鈉溶液都顯中性,都不能使酚紫色石蕊溶液變色,不能鑒別,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B. 用水澆滅著火的紙箱,其原理是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C. 天然水經過自然沉降、過濾、吸附,即得純水
D. 使用加有洗滌劑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C 【解析】A、水可以溶解很多物質,在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劑,所以水是最常見的溶劑,是一種重要的溶劑,正確;B、用水澆滅著火的紙箱,其原理是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正確;C、天然水經過自然沉降、過濾、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不能得到純水,錯誤;D、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使用加有洗滌劑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蘇州盛產楊梅。楊梅中含有豐富的葉酸,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其化學式為Cl9Hl9N7O6。下列有關葉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1 g
B.葉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C.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量比為19:19:7:6
D.葉酸由19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7個氮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
B 【解析】A、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錯誤;B、葉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正確;C、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量比= =228:19:98:96,錯誤;D、一個葉酸分子是由19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7個氮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課外實驗與物質的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A. 用6B鉛筆芯做導電實驗
B. 用灼燒法區別棉纖維與羊毛纖維
C. 用白糖、小蘇打、檸檬酸等自制汽水
D. 用紫甘藍的酒精浸取液檢驗蘋果汁與石灰水的酸堿性
A 【解析】A、石墨具有導電性,所以可用6B鉛筆芯做石墨導電性實驗,正確;B、用灼燒法區分棉纖維與羊毛纖維,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錯誤;C、用白糖、小蘇打、檸檬酸等自制汽水屬于化學性質,錯誤;D、用紫甘藍的酒精浸取液檢驗蘋果汁與石灰水的酸堿性,屬于化學性質,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