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2017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 工業廢水處理后再排放 B. 使用共享自行車代替汽車出行
C. 開發利用各種清潔能源 D. 大量使用農藥提高家作物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實驗能夠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有( )
①不能燃燒 ②不能支持燃燒 ③還原性 ④密度比空氣大 ⑤密度比空氣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對比分析不同物質的共性與差異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下列關于CO2和CO的各項對比,有錯誤的是( )
選項 | 共性 | 差異性 |
A | 均由分子構成 | 分子的種類不同 |
B |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 元素的質量比不同 |
C | 均能與水化合 | 化合時現象不同 |
D | 常溫下均是無色氣體 | 相同條件下氣體的密度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null
由N2、CO、CO2組成的混和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灼熱的CuO和NaOH溶液后(假設每次反應都能進行完全),氣體的組成變為( )
A. N2、CO2 B. N2 C. CO2、CO D. N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讓制取的氣體先后經過甲、乙兩裝置。下列關于甲、乙兩裝置導管的連接方式正確的是
A.a接c B.a接d C.b接c D.b接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能證明某無色無味氣體是CO2的操作及現象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A |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 木條燃燒更旺 |
B |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 木條復燃 |
C |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變渾濁 |
D | 將氣體通入蒸餾水中 | 有氣泡逸出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填空題
小華在飲用碳酸飲料時。發現有大量氣泡溢出。他聯系學過的知識從不同角度加以解釋。從物理變化的角度解釋為 。從化學變化的角度解釋為 (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填空題
碳和碳的氧化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請依據下圖回答問題:
(1)圖1是碳原子結構示意圖,其原子核內質子數為________,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2)碳元素組成不同碳單質有廣泛的用途,圖2中用到的碳單質是________,圖3中用到的碳單質是____,圖4中用到的碳單質是________;不同碳單質物理性質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CO和CO2是碳的兩種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CO2可制飲料,其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填空題
對物質進行歸納、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
如圖是一位同學整理的有關CO2的知識網絡圖。
物質①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
物質②的組成元素有________種;
物質③中的陽離子符號是________;
寫出CO2轉化為物質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質⑤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學同步測試試卷: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填空題
科學興趣小組做碳還原金屬氧化物實驗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廢氣,考慮到廢氣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想把廢氣初步分離回收再利用,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分離實驗(收集裝置略去):
(1)廣口瓶中加入的是 。
A.NaOH溶液 B.NaCl溶液 C.Ca(OH)2溶液
(2)打開閥門K2通入混合氣體,首先分離得到 氣體,接著關閉閥門K2打開閥門K1,將分液漏斗中裝的 溶液滴入廣口瓶中,在廣口瓶中看到有氣泡產生,從而分離出第二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