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龍岡共同體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圖為實驗室用等質量的高錳酸鉀和氯酸鉀(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錳),分別制取氧氣的數據分析示意圖。下列依據圖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 用等質量的高錳酸鉀和氯酸鉀制取較多量的氧氣時,不宜選擇氯酸鉀
B.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使氯酸鉀產生的氧氣質量增加
C. 反應時間較長的是高錳酸鉀
D. 同時開始加熱,先收集到氧氣的是高錳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龍岡共同體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有①鑷子、②燒杯、③試管、④膠頭滴管、⑤藥匙、⑥燃燒匙、⑦坩堝鉗、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等儀器。請為下列實驗操作各選一種儀器(填寫相應的序號):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時用__________;取用粉末狀固體的儀器為___________; 量取8mL的水用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龍岡共同體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下列實驗操作目的的正確選項,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A.防止藥品污染 B.防止試管破裂 C.防止實驗誤差 D.防止液體灑出
(1)加熱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 ________
(2)傾倒液體時,細口瓶口緊靠試管口。 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液體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平視。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龍岡共同體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有下列物質,①冰水混合物 ②氧氣 ③二氧化碳 ④過氧化氫溶液 ⑤潔凈的空氣 ⑥硫磺 ⑦五氧化二磷 ⑧高錳酸鉀分解的固體剩余物 ⑨澄清的石灰水。請用序號填空:
(1)不屬于純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且參與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動植物呼吸作用消耗較多的氣態物質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龍岡共同體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1)如上圖所示裝置和藥品進行實驗,待紅磷燃燒熄滅、裝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后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學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麗同學認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同學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結果卻發現倒吸的水量遠遠超過集氣瓶內空氣體積的1/5。你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裝置有點漏氣 B.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C.鎂條的量不足 D.鎂條與空氣中的其它氣體發生了反應
(4)小組內同學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認為: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和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組內同學還對該實驗進行了如下改進。(已知試管容積為 35mL).
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 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
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1mL刻度處,并按上圖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
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符號)。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將從11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___________ mL刻度處才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龍岡共同體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通過化學學習,相信你已經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⑴寫出標號②的儀器名稱:__________________。
⑵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在加入藥品之前首先應進行__________________ ,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剛剛開始產生的氣泡不宜立刻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實驗完畢后的操作是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D裝置,也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要預先在瓶中裝滿水,則氧氣由______端通入,(填“a”或“b”端,下同)。此時如何想測出收集到氧氣的體積,可以用的辦法是________,如果還用上圖正放的D裝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氧氣,則氧氣由 ________端通入, 驗滿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實驗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請你根據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測該氣體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5)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反應原理的符號表達式為 _____________ ,
利用裝置C收集氣體時,當觀察到 ______________ ,說明瓶內的氧氣已收集滿。
實驗結束后,李磊問:“我怎么知道這氣體就是氧氣?”
請你設計驗實消除他的疑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要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通常應該選用的收集裝置C,若用該裝置收集的氧氣也不純,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對氧氣性質進行研究時,設計了如下實驗:
小李同學取一段鐵絲窗網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象。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_____,另一同學用收集的氧氣做鐵絲燃燒實驗后發現集氣瓶底炸裂,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檢測:第3章 第1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一定條件下某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按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
B.該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2:1:2
C.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檢測:第3章 第1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題型:選擇題
兩種物質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 B.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保持不變 D.該圖可示意CO與O2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檢測:第3章 第1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以下對該反應前、反應后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前、后的物質均為混合物
B.反應前、后的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C.反應前、后的原子數目不變
D.參加反應的“”分子與“
”分子的個數比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檢測:第3章 第1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題型:選擇題
工業上用甲和乙通過化合反應制備丙,下列是三種分子的模型圖,根據下列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A、甲的化學式為C2H4 B、保持乙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乙和丙都屬于氧化物 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