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生活中的洗滌問題大都與化學知識有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廚房洗滌劑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 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漬
C. 食醋可用來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 D. 自來水可溶解掉鐵柵欄上的鐵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塑料是有機合成材料,它的使用方便了人類生活,同時也造成“白色污染”
B. 煤氣中毒,是因為其組成中含有一氧化碳
C. 為了防止黃曲霉素對人體危害,一定不要食用霉變食物
D. 營養物質水、糖、蛋白質、油脂、維生素都屬于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根據如圖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鎂離子(Mg2+)核內有12個質子 B. 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
C. 在化學反應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個電子 D. 鎂離子與硫離子可形成物質Mg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M、N、X、Y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量如下:
物質 | M | N | X | Y |
反應前質量/g | 8 | 11 | 18 | 10 |
反應后質量/g | 8 | 33 | 4 | 2 |
下列能正確表示容器中化學變化的表達式是( )
A. X+Y=M+N B. X+Y=N C. N=M+X+Y D. X+Y+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關于“化學與生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用含小蘇打的發酵粉焙制糕點
B. 回收處理廢舊電池既可節約金屬資源又可減少環境污染
C. 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裝袋有害健康
D. 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所以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是碳元素
C. 置換反應必須有單質參與,有單質參與的反應都是置換反應
D. 原子和分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因此物質不是由分子構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采用溶解、過濾、蒸發的步驟
B. 用MnO2來區分水和過氧化氫溶液
C. 用稀鹽酸除去鐵粉中混有的少量銅粉
D. 用Ca(OH)2溶液檢驗露置在空氣中的NaOH溶液是否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物質的鑒別、除雜的試驗中所用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所用試劑或方法 |
A | 鑒別CO和CO2 | 聞氣味 |
B | 鑒別稀硫酸和稀鹽酸 | 加氯化鋇溶液 |
C | 除去生石灰中雜質石灰石 | 加水 |
D | 除去氧化銅中碳粉 | 加稀硫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實驗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某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
D.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0寧夏16).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
(1)兩種反應物的共同之處是:每個分子都 。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 ,寫一個符合這一反應類型的化學方 程式 。
(2)根據化學反應的本質,生成物的方框內還應補充的粒子及數目是( )
A.一個 B.兩個
C.一個
D.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