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組合,制取并收集氧氣及相關問題的探究.

(1)寫出標注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錐形瓶.
(2)若選擇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此時要想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最好選用裝置C收集,實驗結束后拆卸裝置時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3)若用B、E結合來制取氧氣,發生裝置內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屬于分解反應,此時如何證明氧氣已收集滿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
在此過程中反應條件是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它的質量和
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不變.若用圖2來收集氧氣,氧氣就從b端通入,要想測得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只需在裝置的另一端放一量筒(填儀器名稱)即可.
(4)小軍同學想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他就選擇的發生裝置為B,反應過程中,發現反應速度過快不好探究,于他用分液漏斗代替了儀器a很好的解決了問題.
(5)小明和小強同學用實驗中產生的氧氣做如下實驗:
①小明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如圖3所示,小強說小明犯了兩個非常明顯的錯誤,你認為小明所犯的錯誤是:集氣瓶底沒有水和細沙;火柴太長就放入集氣瓶中.
小明改正后完成實驗,他看到是現象是細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
②小強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到圖4的兩支試管中,他看到熱水中的白磷燃燒,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由此他得出的可燃燒物燃燒條件是物質具有可燃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可燃物達到著火點,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若用乙裝置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與甲圖相比,其缺點為污染空氣,
該實驗主要利用了銅片良好的導熱性.燃著的白磷熄滅后,去掉銅片上的白色固體,可看到銅片表面變黑.寫出銅片變黑的反應文字表達式:銅+氧氣$\stackrel{加熱}{→}$氧化銅.
燒杯中的水在實驗中沒有起到的作用是A.
A.作反應物 B.隔絕空氣 C.升高溫度
在表達交流的過程中,小明和小強分析了他們探究過程中的三個文字表達式,發現其有如下共同特征(寫兩條,合理即可):條件都是點燃、都是化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