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的幾種裝置,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用A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是O
2,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KMnO
4$\frac{\underline{\;\;△\;\;}}{\;}$K
2MnO
4+MnO
2+O
2↑.
(2)B、C兩裝置都可用作實驗室制取O
2、H
2或CO
2的發生裝置,寫出用此兩裝置制取其中三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2H
2O
2$\frac{\underline{\;MnO_2\;}}{\;}$2H
2O+O
2↑.
(3)C裝置是在B裝置基礎上增加隔離銅絲網改進而來的,它的優點是可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在實驗室制取CO
2時,若隔離網改用鋁絲做成,那么產生的后果是制得的氣體不純,其原因是:2Al+6HCl═2AlCl
3+3H
2↑,說明金屬活動性Cu<Al
(4)小童同學在使用“除垢凈”去除熱水瓶中的水垢時,發現有大量的氣泡產生.聯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明猜想“除垢凈”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①為證實自己的猜想,小童從家中又找來兩類不同的物質進行實驗:
實驗一:將廢鋅皮(或鐵釘等)放入“除垢凈”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實驗二:將生銹鐵釘放入到“除垢凈”中,鐵銹消失且溶液顏色逐步變為黃色.
經實驗,小童得出“除垢凈”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結論.
②小童想試制一瓶“除垢凈”,你認為鹽酸、硫酸這兩種酸中的鹽酸更合適,理由是硫酸與水垢反應生成微溶的硫酸鈣,除垢不徹底,使用鹽酸配制“除垢凈”更安全(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③結合上面對“除垢凈”的了解,在使用“除垢凈”時應注意:去除鋁壺中的水垢時,應控制“除垢凈”的濃度(或不要滴到手上或衣服上、防止腐蝕,除垢后要將“除垢凈”沖洗干凈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