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2HCl+CuO===CuCl2+H2O B.2NaOH+CO2===Na2CO3+H2O
C.2HCl+Ca(OH)2===CaCl2+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現象和對應的結論描述都正確的是
A.向某固體上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一一該固體一定是碳酸鹽
B.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C.把燃著的木條伸入某無色氣體中,木條熄滅——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D.某固態化肥與熟石灰混合研磨后產生氨味——該化肥一定是銨態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下列食品的pH如下表:
食品 | ①蘋果 | ②香蕉 | ③雞蛋 | ④玉米粥 | ⑤西瓜 | ⑥茶葉 |
pH | 3.1 | 4.6 | 7.8 | 7.6 | 6.3 | 5.0 |
以上能用來緩解胃酸過多的一組物質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錐形瓶中裝有稀鹽酸。向稀鹽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不斷振蕩。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錐形瓶中溶液pH變化情況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離子組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O3- Fe3+ Na+ OH-
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
D、Ca2+ Cl- CO3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Cu粉 | Fe粉 | 用磁鐵吸出 |
B | NaCl | 泥沙 |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 |
C | NaOH | Na2CO3 | 滴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
D | O2 | 水蒸氣 | 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從H、C、N、O、Ca五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學用語填空。
(1)兩個氫氧根離子
(2)顯+5價氮的氧化物
(3)中和酸性土壤的堿
(4)做饅頭時用的蘇打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為除去鐵釘上的銹跡,某學生將帶銹跡的鐵釘放入過量的鹽酸中,他首先看到銹跡溶解,溶液呈_______色。這是因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不一會兒,又看到溶液中有___________的現象,這是因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粗鹽中含有較多的雜質,小林按照課本“活動與探究”的要求做粗鹽提純實驗。
(1)儀器B的名稱是 ,在實驗中用得最多的儀器是 (填序號)。
(2)“活動與探究”中,操作步驟有:①計算產率、②過濾、③溶解、④蒸發,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以下生活中問題:
(1)為了全民的健康,衛生部推廣使用強化加鐵醬油。這里的“鐵”指的是 (填“單質”、“元素”或“原子”)。
(2)農作物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元素,為了使農作物根系發達,耐寒耐旱,應施加化肥的種類是 。
(3)醫學上,氫氧化鋁與目魚骨粉(含碳酸鈣)通常被用于治療病人胃酸過多,試寫出治療原理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