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在t2℃時,P點表示A物質的飽和溶液 | B、A、B兩物質形成的溶液都可以通過同一種方法從不飽和轉化為飽和溶液 | C、如乙圖所示,分別將Wg兩物質的飽和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分別放入盛有同樣冰塊的小燒杯.一段時間后,兩溶液中都析出晶體,溶質的質量分數下降 | D、提純混有少量B的A物質常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比較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 | B、t1℃時,硝酸鉀溶液與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 C、欲提純混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固體,可采用蒸發結晶 | D、t2℃時,將50g硝酸鉀固體完全溶于50g水,形成溶液的質量是9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根據溶解度曲線圖,可以判斷從溶液中獲得晶體的方法 | B、根據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斷某些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 | C、根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表,可以判斷元素的化學性質 | D、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可以判斷金屬能否置換某些鹽溶液中的金屬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20℃時,溶解度:甲>乙>丙 | B、50℃時,在100g水中放入33.3g乙,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3.3% | C、若要從甲溶液(含有少量乙)中提取甲,最好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 | D、50℃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乙>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在t1時,A、B、C三種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2后,溶解度大小為:C<A=B | B、在t1時,飽和的A溶液的質量分數小于33.3% | C、在t2時,向接近飽和的C溶液中加入大量的NH4HO3可以使C溶液飽和 | D、在C中混有A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分離,但不能用升溫的方法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 B、20℃時,將30g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80g | C、將t2℃時三種物質等質量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0℃時,析出溶質最多的是A | D、若將t1℃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時,則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將t1℃時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順序是:乙>甲>丙 | B、在t2℃時,甲、乙兩飽和溶液中含的溶質質量一定相等 | C、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都會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 D、要從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較多的乙晶體,通常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10℃時,Y溶液比X溶液的質量分數大 | B、將30℃時,等質量的X、Y的兩種飽和溶液降溫至20℃后,Y溶 液的質量 比X溶液的質量大 | C、20℃時,在100g水中溶解60gX固體后,恰好達到飽和 | D、30℃時,X的溶解度為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t2℃時,A、B、C三種物質中,A物質的溶解度最大 | B、P點表示t1℃時B、C兩物質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 C、一定溫度時,要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質的方法 | D、給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加熱(不考慮溶劑的蒸發),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t1℃時,A、B的兩種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 B、t2℃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大于B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 C、t1℃時,等質量的A、B的飽和溶液中含有一樣多的A和B | D、t2℃時,向40gB固體中加入50g水,充分攪拌后能得到90g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