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物 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的質量(克) | 17 | 64 | 2 | 0 |
反應后的質量(克) | m | 0 | 46 | 36 |
A、m=1 |
B、反應生成的C與D 的質量比為11:9 |
C、該反應一定屬于復分解反應 |
D、該反應可表示為:A+B→C+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 ||
M的質量/g | S的質量/g | M2S的質量/g | |
甲 | 6.0 | 2.5 | 7.5 |
乙 | 7.0 | 1.5 | 7.5 |
A、64 | B、56 | C、39 | D、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a=b | B、a>b | C、a<b | D、不能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序號 | X的用量/g | Y的用量/g | 生成X2Y的質量/g |
1 | 7.4 | 1.6 | 8.0 |
2 | 9.6 | 3.2 | 12.0 |
A、4:1 | B、3:1 |
C、2:1 | D、37: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該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 B、該可燃物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 C、該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此反應是置換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反應前錐形瓶內白磷和氧氣的總質量一定等于反應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 B、白磷燃燒結束,錐形瓶應冷卻后再放在天平上稱量 | C、實驗過程中氣球先變大后變癟 | D、瓶底的細砂起隔熱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為11.2 g | B、該物質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3 | C、生成CO2和H2O 的分子個數比為2:3 | D、該物質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10L水與10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等于20L | B、10g硫粉在10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 C、10g鋅片與10g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的溶液質量為20g | D、25℃,10g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鈉固體能得到20g氯化鈉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R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 B、反應前后,固體減少的質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 C、R中銅元素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氧化銅中銅元素的質量 | D、反應后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比反應前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