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3年山西省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同學們在實驗室用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氣并進行氧氣性質實驗.
溶液配制:用50 ml 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氣(密度為1.13 g/cm3)配制5%的H2O2溶液(密度約為1 g/cm3).溶液配制過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還需用到下列儀器中的________.
A.托盤天平
B.燒杯
C.漏斗
D.量筒
E.膠頭滴管
氣體制備:用配制好的5%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請你在“A”、“B”兩套裝置中選擇其中一套,并說明選擇的理由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待反應結束后同學們回收了混合物中的MnO2,實驗操作為________.
性質實驗: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氣,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把點燃的木炭伸入集氣瓶中,實驗現象是________;為使鐵絲在氧氣中持續劇烈燃燒,他把光亮的細鐵絲盤成螺旋狀,________,緩慢插入集氣瓶中,觀察到持續劇烈燃燒.通過實驗得出,氧氣可以支持燃燒,并且可燃物燃燒更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陜西省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小鵬與小明做完酸、堿、鹽相關性質實驗后,很感興趣地把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氣泡生成.他們對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很好奇,請你與他們一起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為是什么?
[猜想假設]
猜想①Na2SO4、Na2CO3
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
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
猜想④Na2SO4、H2SO4
猜想⑤Na2SO4
上述猜想中,你認為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__(填序號).
[實驗探究](1)小鵬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無色酚酞,發現溶液顏色無變化,據此,他認為猜想⑤是正確的.你認為他的結論是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
(2)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銅粉末的試管中加入適量該溶液,振蕩,溶液變藍.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實驗結論]根據上述實驗探究,你認為猜想________(填序號)是正確的.
[拓展應用]工廠與實驗室的酸性廢水必須處理至中性再排放,這樣做的意義是________(答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陜西省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下圖為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設計的制備氧氣及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實驗裝備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錐形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收集氧氣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寫一種即可).
(2)實驗時,可觀察到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紅磷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滿足的一個條件是________.將錐形瓶中生成的氧氣通入燒杯并與杯底白磷接觸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陜西省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許多化學反應都伴隨著明顯的現象.但也有一些觀察不到明顯現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現的明顯現象是________.
(2)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無明顯現象.為證明二者發生了反應,小紅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向一盛滿CO2氣體的錐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緊橡皮塞(膠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氣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蕩錐形瓶,會觀察到小氣球逐漸脹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鹽酸與NaOH溶液的中和反應也無明顯現象,為證明二者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前,應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許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四川省德陽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為________;②為________.
(2)若用上述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則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容易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其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用接口字母順序從左至右連接)_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集慢的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四川省資陽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課本中有一問:為什么汗水有咸味?學習小組同學為此開展探究.
[提出問題]汗水中產生咸味的物質是什么?
[假設與猜想]根據生活經驗推測,汗水中產生咸味的物質可能是________.
[查閱資料]用鉑絲醮取少許含有鈉元素的溶液(或物質)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會呈現黃色火焰.
[制訂計劃]為了證明咸味物質是猜想中的物質,一是要證明汗水溶液中含有陰離
子________(填寫離子符號),二是要證明汗水溶液中有陽離子________(填寫離子符號).
[進行實驗]證明陰離子的實驗:向汗水溶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振蕩,仍有白色沉淀產生.
證明陽離子的實驗:________.
[結論]經上述實驗證明,汗水中的咸味物質就是猜想中的物質.
[分析與交流]上述實驗中,證明陰離子存在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浙江省金華、麗水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圖甲是實驗室制取并檢驗CO2的裝置,圖乙是對圖甲實驗裝置的“微型”化改進后的裝置.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________儀器相同(填字母編號).
(2)通常用甲裝置完成該實驗需要的鹽酸是“微型”實驗裝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
(3)用乙裝置完成“制取并檢驗CO2”的實驗,消耗了0.73克10%的鹽酸.請計算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浙江省金華、麗水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工業燒堿具有較好的殺菌消毒作用且廉價易得,但工業燒堿中常含有雜質碳酸鈉.某科學學習小組同學圍繞工業燒堿樣品純度測定問題,展開了討論與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與稀H2SO4反應產生CO2,通過CO2質量的測定,確定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從而計算樣品純度.
[實驗方案]小科同學根據以上思路,設計了如圖甲的實驗方案(固定裝置省略).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________.
[交流討論]小明認為圖甲實驗方案的設計有缺陷,若按該方案進行測定會導致難以避免的誤差.你認為下列哪些因素會導致難以避免的誤差________(填序號).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裝置內空氣中的CO2沒有排出
③反應產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與空氣直接相通
[方案改進]為減少誤差,使CO2質量的測定更準確,該小組同學根據以上討論,對圖甲方案進行改進,設計了如圖乙的實驗方案(固定裝置省略).
圖乙B裝置中樣品在與稀硫酸反應前和停止反應后,都要通過量的空氣,反應前通空氣時a、b、c三個彈簧夾的控制方法是________.
[數據分析]若撤去圖乙中的C裝置,則測得工業燒堿的純度將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先生成NaHCO3,當Na2CO3全部轉化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繼續與稀硫酸反應生成CO2.
現向樣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應后產生無色氣體并得到X溶液.請分析推斷反應后所得X溶液的溶質,其所有的可能組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浙江省金華、麗水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某同學為比較鎂和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將兩塊表面積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鎂條、鋁條分別與相同體積、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測定兩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得到相同體積氫氣所需要的時間.
(1)實驗前需用98%的濃硫酸配制10%的硫酸溶液.現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還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
(2)利用圖甲中A、B儀器可以組裝一套實驗室測量取氫氣體積的裝置,該裝置導管的連接順序是________.
(2)圖乙中量氣管和水準管也可以用來測量氫氣體積,為了準確地測量氫氣體積,在讀取量氣管中液面讀數的過程中,應注意________(填字母編號).
A.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B.讀數前應上下移動水準管,待兩管液面相平再讀數
C.保持水準管靜止,待水準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時再讀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 題型:059
實驗室有四瓶失去標簽的溶液,現標為A、B、C、D,分別是碳酸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硫酸鈉溶液和稀鹽酸中的一種.
[提出問題]如何區分出四種溶液?
[進行實驗]甲同學實驗如圖所示:由此甲同學認為A一定不是(1)________
[表達與交流]甲同學向實驗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則甲同學的結論:A是氯化鋇溶液.乙同學不同意甲同學的結論,乙同學的理由是(2)________.于是乙同學另取少量A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種試劑是(3)________ ________溶液,觀察到的明顯現象是(4)________.由此證明了甲同學的結論是錯誤的.同時確定了A乙同學繼續實驗如圖所示:
[收集證據]觀察到C中產生氣泡,D中產生白色沉淀.
[解釋與結論]寫出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________乙同學最終通過實驗區分出了四種溶液.
[反思與評價]請指出甲同學區分上述四種溶液時,在實驗方法上的一點不足之處(6)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