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09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化學試題(Wrod版有答案) 題型:059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其中A、D是黑色固體,B、C、E是無色氣體,B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C,D中含有使用最廣泛的金屬元素.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他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評述物質B的“利”與“弊”(各寫一條)
利:________;
弊:________.
(2)寫出E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湖北省黃岡市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理科綜合試題(化學部分) 題型:059
端午陽節后,小麗帶著快樂的心情返回學校.當她來到實驗室時,意外地發現實驗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發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問題]這瓶NaOH溶液一定變質了,其變質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麗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變質
你的新猜想:________.
[實驗探究]小麗設計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請根據表中內容填寫小麗實驗時的現象
假設你的猜想正確,并按小麗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則你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實驗反思]
(1)下列物質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麗實驗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小麗第二次滴加的試劑除用指示劑外,還可以用________替代.
[拓展應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湖北省黃岡市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理科綜合試題(化學部分) 題型:059
下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其中,在通常情況下,F、G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Q、R都是黑色固體(部分反應條件略去),試回答下列問題:
(1)D、G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劑、防腐劑,則C的化學式為________,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圖中標出的九種物質按單質、氧化物、酸、堿、鹽進行分類,一定沒有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_.
(4)反應①~⑤中沒有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遼寧省沈陽市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059
冬日里的一天,某班教室的暖氣片和暖氣管的接口處突然爆裂,里面噴出大量的黃色液體,并伴有一些紅褐色的固體.水暖師傅、老師及同學們進行了緊急搶修.事后,同學們出于好奇收集了紅褐色固體進行探究.
[初步分析]紅褐色固體的主要成分是鐵銹,鐵銹的成分復雜,主要是________.由此聯想到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使鐵轉化為鐵的化合物的過程.
[搜集資料]
①不溶性堿金屬氧化物+水(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不變);
②暖氣片是由生鐵鑄成的;
③當地暖氣用水為硬度較大的自來水;
④鐵與銅都屬于金屬,有部分相似的化學性質.如:銅在潮濕的空氣中可以形成銅綠[化學式為Cu2(OH)2CO3].
[提出猜想]請根據上述任意一條資料分析,紅褐色物質中還可能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寫一種物質即可),你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
[設計實驗]請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紅褐色固體已干燥并研成粉末).
[拓展分析]通過以上探究過程,再結合資料④,你對鐵生銹的條件有什么新的認識: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江蘇省常州市初中畢業、升學統一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059
安多夫是一種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氫鈉(NaHCO3)可破壞肉質纖維結構、促進肉類吸收水分,從而使肉質松軟,達到鮮嫩爽滑的目的.小于發現將拌了安多夫粉的肉類放到鍋中并加入食醋等調料燒煮時產生了大量氣體,他對此頗感興趣,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Ⅰ.小于對氣體的成分進行了猜測:氣體中除了醋酸氣體之外,還可能含有水蒸氣和CO2.他設法收集氣體樣品并除去醋酸氣體后,用右圖實驗裝置進行驗證.裝置a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
Ⅱ.小于對二氧化碳的來源作了兩種猜測:
猜測①:________;
猜測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生的.
針對以上猜測,小于設計了以下實驗:
實驗結論:猜想①、②都正確
Ⅲ.實驗2中,小于發現充分反應后,試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測可能是氫氧化鈉或碳酸鈉,請用物理、化學方法各1種進行鑒別.
(1)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學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江蘇省常州市初中畢業、升學統一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059
合金A由四種單質組成,已知:①合金A中不含K、Ca、Na;②氣體B可燃;③氣體G為人體新陳代謝的主要產物之一,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合金A由哪些單質組成(用化學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浙江省溫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化學試卷(附答案) 題型:059
利用放射線輻射農產品能起到抑制發芽、殺蟲殺菌、防止霉變等作用.但是,農產品經輻射后,營養成分是否受到影響呢?小亮與同學們以柑橘為研究對象,以維生素C含量為指標,開展了探究.他們將實驗所用的柑橘分為四組,輻射不同劑量的放射線后,將它們置于不同溫度下貯藏10天,測量結果如下表.
請問:(1)在輻射劑量不同的四組中,作為實驗對照組的是第________組;
(2)請你在答題卷的相應方格內,畫出第2組柑橘維生素C含量與溫度變化的柱形圖;
(3)綜合考慮上述信息,你認為如何處理柑橘,既能防止霉變,又能較好地保持營養成分?________;
(4)除了輻射劑量和貯藏溫度,請你再說出一種影響柑橘維生素C含量的因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陜西省課改實驗區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059
學校實驗室的廢液缸中收集了學生在實驗室制取CO2后殘留的廢液.小紅同學想探究廢液中溶質的成分,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廢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物質?
[做出猜想]小紅認為廢液中報溶質只有CaCl2.
你認為還可能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與結論]
①小紅取少量CaCl2溶液分別加入到2支試管中,并向其中分別滴入無色酚酞試液作對比實驗,結果兩試管中溶液均無色,于是小紅認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②你認為小紅的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③如果要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你選擇的試劑是________,實驗中可以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
[拓展與應用]
①若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想要處理廢液只得到CaCl2溶液,應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_,反應完成后過濾.
②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實驗室的廢液未經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山西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059
中考前,我省對初中畢業生進行了化學實驗操作考查.老師為同學們提供了幾種無標簽的固體和液體,要求對固體和液體的反應進行探究.
(1)小明同學從一瓶固體和一瓶液體中各取少量于試管中進行混合,立即產生一種無色氣體.對氣體是什么物質,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①請你幫助他完成下列探究報告.
②現提供以下實驗裝置,要制取以上猜想的氣體,依據的化學反應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你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裝置序號).
(2)小強同學將領取的藥品混合后,固體發生了變化,但無氣體產生.用你所學的知識判斷該反應可能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7年山東省泰安市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試卷(附答案) 題型:059
“在學校的元旦聯歡會上,某同學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術.他向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
小紅看到這段話后非常感興趣,她和同學們一起對該問題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了了什么物質?為什么脫脂棉會燃燒?
[猜想]①可能有一種氣體和另一種物質生成
②反應過程中可能有能量變化
[設計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探究]
實驗一:探究反應后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1)打開上圖裝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生,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處,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的氣體是________;
(2)實驗中,還觀察到伸入燒杯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請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________.
實驗二:探究反應后生成的另一種物質是什么?
(1)小張猜想另一種物質是Na2CO3,小軍認為不可能.為了證實小軍的看法,請你設計一個證明CO32-不存在的實驗:
(2)小軍取反應后所得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發現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明反應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性;
[表達]由實驗探究的結果,寫出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