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不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來分析;
(2)根據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進行分析;
(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frac{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4)由于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受溫度的影響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因此提純甲,可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故答案為: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
解答 解:(1)因為B在t2℃還能繼續溶解R物質,故為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故填:B;
(2)由題干信息可知,R的飽和溶解降溫后還能繼續溶解R物質,說明其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升高,故填:丙;
(3)分別將t2℃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甲和乙仍然是飽和溶液,由于乙的溶解度在t1℃時大于甲的溶解度,因此乙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甲;
因為甲在t1℃時溶解度大于丙在t2℃時溶解度,所以t1℃時加的質量分數大于丙的質量分數,則所得的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甲>丙;
(4)由于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受溫度的影響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因此提純乙,可采取蒸發結晶的方法.
故答案為:(1)B; (2)丙; (3)乙>甲>丙;(4)蒸發結晶;
點評 溶解度曲線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變化的規律,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同一溶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溫度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影響不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 B. | 該反應中各元素化合價保持不變 | ||
C. | 圖中的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 | D. | 該反應所得生成物質量之比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編號 | 20%的稀硫酸各20mL | 鋅粒 | 收集1瓶氫氣所需的時間 |
① | 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硫酸銅溶液1mL | 1g | 2分10秒 |
② | 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硫酸鋅溶液1mL | 1g | 3分01秒 |
編號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比較 | 實驗結論 |
① | 取1g鋅粒于錐形瓶中, 加入20mL 20%的稀硫酸 | 產生氫氣的速率較快與銅單質有關 |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操作步驟 | 1.取三支試管,分別加入a、b、c三種溶液 2.用膠頭滴管往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加d溶液 | ||
![]() | ![]() | ![]() | |
魔術名稱 | 變紅酒 | 變汽水 | 變牛奶 |
現象 | 溶液呈紅色 | 產生大量氣泡 | 出現白色沉淀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少量濾液與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物質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 鹽酸(硫酸) | 產生大量的氣泡 | 該溶液是Na2CO3 相關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
第Ⅰ組 | 第Ⅱ組 | 第Ⅲ組 | |
鹽酸的質量/g | 20 | 40 | 60 |
生成氣體的質量/s | 2.2 | 4.4 | 5.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 | B. | 鎂粉、氧化銅粉、木炭粉 | ||
C. | 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 | D. | 鋅片、鐵片、銀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