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用新鮮的牛奶制酸奶 B.用黃豆釀造醬油
C.濃鹽酸露置在空氣中瓶口有白霧 D.用食醋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要求寫出化學方程式,并回答相關問題。
(1)用稀鹽酸除鐵銹 ▲ ;反應后溶液變 ▲ 色。
(2)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劑原理 ▲ ,該反應 ▲ (填“放熱”或“吸熱”)。
(3)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 ,該反應所屬基本類型 : ▲ ;
(4)高爐中用磁鐵礦(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鐵)煉鐵的反應原理: ▲ ,
高爐煉鐵的產品叫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各國都倡導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所謂“低碳”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各項不屬于“低碳”的是( 。
| A. | 控制高耗能產業的規模 | B. | 開發和使用綠色能源 |
| C. | 大力植樹造林 | D. | 出行時多乘公交車,少開私家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類解決能源危機問題的重要舉措。
(1)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燒時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導致酸雨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資源是有限的,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2)一種車用汽油燃料是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X,這種燃料的使用節省了石油資源,又減少了污染,其中X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3O2 2CO2+3H2O,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3)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制成的。自2008年_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塑料購物袋的有償使用制度。從化學角度看,實行這一制度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事物的某些相似性類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預測類似的可能性,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與實際相符的是( ▲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化學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③氫氧化鈉溶液中有OH-,能與酸反應,氫氧化鉀溶液中也有OH-,也能與酸反應
④鹽中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NH4NO3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類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青海湖采集的天然堿樣品可表示為aNa2CO3·bNaHCO3·cH2O(a、b、c為最簡整數比)。小紅同學為測定其組成,稱取該天然堿樣品16.6g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1.碳酸鈉比較穩定,加熱時不分解 ;2. 2NaHCO3
Na2CO3 +CO2 ↑ +H2O
3.圖中B處為兩個單向閥:推注射器時A1關閉,A2處打開;拉注射器時,A1打開進空氣,A2關閉。
(一)實驗步驟 ①組裝好裝置,檢查氣密性 ②反復推拉注射器 ③稱量E、F的質量 ④關閉彈簧夾,加熱D處試管直到反應不再進行 ⑤打開彈簧夾,再次反復緩緩推拉注射器 ⑥再次稱量E、F的質量。
(二)問題探究:
(1)(5分) E中的藥品為 ▲ ,E的作用是 ▲ 。
C、F、G中裝有堿石灰(生石灰與燒堿的固體混合物),則C的作用是 ▲ ,
F的作用是 ▲ ,G的作用是 ▲ 。
(2)(4分)實驗步驟②與③能否顛倒 ▲ (填“能”或“不能”)。若不進行步驟⑤的操作,則所測得的碳酸氫鈉質量 ▲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該操作中推注射器時緩緩的目的是 ▲ ;若沒有G裝置,則碳酸氫鈉的質量 ▲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反應前 | 反應后 |
E的質量為100.0g | E的質量為102.25g |
F的質量為50.0g | F的質量為51.1g |
(3)(5分)據右表回答下列問題:
①碳酸氫鈉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
質量為 ▲ g,
②碳酸氫鈉的質量為 ▲ g
③結晶水的質量為 ▲ g
④Na2CO3的質量為 ▲ g,
⑤該天然堿的化學式中a:b:c=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水的知識有下列問題,請按要求填空:
①有關水的組成和結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 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D.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②天然水凈化過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異味和色素,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同時還需加入二氧化氯(ClO2)進行殺菌和消毒,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③若要測定某水質的酸堿性強弱,最適宜的是(填字母) 。
A. 酚酞試液 B. pH試紙 C.石蕊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